新聞中心

SAE臺北分會訪美成果豐碩 深化臺美技術交流管道 加速車電供應鏈發展

2024 / 05 / 02

SAE臺北分會訪美成果豐碩 

深化臺美技術交流管道,加速車電供應鏈發展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為深化臺美產業合作關係,發展韌性供應鏈及拓展國際商機,期於2028年車電規模突破9,000億元,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中華民國自動機工程學會(簡稱SAE學會)理事長暨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簡稱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於4月15日率團拜訪美國SAE總會、Optimal總部、全球最大碰撞人偶製造廠商Humanetics、美國GM試車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先進交通技術研究中心(PATH)及Tesla電動車公司、AMD半導體公司等單位,並與密西根國建學術聯誼會(簡稱國建會)共同舉辦「2024年車輛技術研討會」,透過臺美技術專家交流,掌握產業趨勢並促進國際合作機會。

SAE David L. Schutt(右)對臺灣分會積極推動會務成果表示肯定,並期盼來臺交流。
中華民國自動機工程學會(SAE)理事長暨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右6)組「2024年底特律SAE年會考察團」赴美交流車輛前瞻技術。

王正健理事長指出,臺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主要是促進臺美雙邊貿易、投資擴展及產業合作的建立,政府「2050淨零排放」目標和「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包括車輛智能化和ICT車規化等,將有助於產業升級並擴大國際影響力。作為國內唯一在車輛領域與美國直接連結的SAE學會,本次訪美擬深化臺美技術交流平臺,利用臺灣系統整合及智慧化優勢,投入自動駕駛、智慧電子等核心技術,打造出國際級智慧車輛測試場域及車電驗證能量,並為進軍國際車廠供應鏈做好準備。

為促進臺美產官學研技術交流,與密西根國建學術聯誼會合作辦理車輛技術研討會

參訪團也與密西根國建學術聯誼會(國建會)共同舉辦「2024年車輛技術研討會」。我國駐芝加哥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國建會陳一心會長及Altair顏世榮副總裁歡迎代表團,全場有超過40位臺美技術專家及密西根大學臺灣學生會碩博士生們共同就整車可靠度驗證、電池、自駕車前瞻技術與車輛安全等主題進行熱烈交流和討論。

參訪團拜訪OPTIMAL集團試乘電動中巴並交流臺美新創公司產品導入計畫。

在車輛安全測試驗證技術的議題上,參訪團分別拜訪美國GM試車場與全球最大碰撞人偶製造廠商Humanetics。隨著車輛產業朝向ADAS系統、自駕車及車聯網等技術發展,Humanetics已投入自駕車測試人偶開發,GM試車場也規劃獨立區域進行研究測試,車輛中心將於明(114)年完成全速域全車種實車測試驗證場域並取得國際實驗室認可,包含有智慧座艙、多合一動力驅控系統、200m天候環境測試區(隧道)、高架橋等,未來在臺就有與國際同步的智駕電動車測試驗證能量。

參訪團前往美國碰撞人偶公司Humanetics進行技術交流,了解車輛安全趨勢

針對自動駕駛產業的合作議題,參訪團拜訪長期致力於自動駕駛技術深度研究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先進交通技術研究中心(簡稱PATH);雙方就智慧運輸實驗計畫、自駕隊列技術,以及車聯網在自駕物流車和自駕巴士應用等議題進行交流,雙方樂見未來在相關技術開發及應用上展開合作。  

拜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先進交通技術研究中心(PATH),交流車輛隊列技術及智慧 運輸實驗計畫

而在電動車技術首屈一指的Tesla,代表團參觀先進製造高效生產線,詳細了解其中的新型擠壓製程與高階生產機器人等,並展示Cybertruck貨卡及新版model 3電動車,雙方熱烈交流了車型規格、配備與性能交流討論並分享SAE的任務與標準等專業訊息。而臺灣廠商憑藉與Tesla合作基礎及ICT產業經驗,已從供應單一零件,成為Tier-1供應商,未來也期待能深化研發合作,強化臺美車輛產業合作契機。

綜整參訪行程,本次聚焦於臺美加強供應鏈韌性及持續拓展雙向合作,今年將邀請美國專家來台與產業交流,期待未來透過國際產業價值鏈結與深化,帶動國內業者發展與升級,協助在全球電動車市場取得更佳的競爭優勢,共同助力臺灣產業發展。

拜訪Tesla參觀先進製造高效生產線,並交流了車型規格、配備與性能交流討論並分享SAE的任務與標準等專業訊息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