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車輛中心攜手義隆電子等廠商 打造AI晶片產業聯盟車電龍頭廠商與法人齊聚一堂 共組聯盟致力提升產業價值

2022 / 03 / 18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簡稱ARTC、車輛中心)於今(18)日宣布與義隆電子、友達光電、奇美車電、中華汽車、華德動能、成運汽車、創奕能源、大聯大品佳成立「車用AI影像晶片與智慧座艙顯示模組產業聯盟」共同簽署MOU,將結合上中下游產業鏈,建立國內自主車用IC顯示技術能力、開發自主設計車用AI影像暨Mini LED顯示運算晶片組、結合任意型態顯示技術,建立智慧座艙產業自主技術,研製符合國際車用影像感測晶片之ADAS應用模組與系統,並依照電動車廠(EV Bus、EV Car)智慧座艙需求,結合艙內外感測AI技術,打造車輛智慧化的關鍵技術,提升產業價值,建造車電護國群山。


圖1.在經濟部林全能次長(左5)見證下,車輛中心董事長黃隆洲(左6)與義隆電子董事長(左4)邀集友達光電、奇美車電、中華汽車、華德動能、成運汽車、創奕能源、大聯大品佳簽署MOU成立「車用AI影像晶片與智慧座艙顯示模組產業聯盟」


車用電子市場爆炸性成長 聯盟建立國內車用零件完整供應

 據國際產調機構(MarkLines)資料顯示,未來電動車將佔所有公路運輸活動的8成以上。而順應著上述成長趨勢,台灣過去5年車用電子產業的產值,以每年13%的幅度快速增長,2021年將近台幣3,000億元,如今在ICT大廠陸續投入下,預期發展將更為快速,推估2025產值可望達到台幣6,000億元;MarketWatch統計也預估,至2027年全球影像顯示晶片市場規模約為57億美元,車用顯示晶片應用產品-後視鏡與車用智慧座艙的市場規模為504億美元,車用電子產值可望迎來爆炸性成長。


目前國內廠商雖分別投入車用晶片、自駕輔助系統開發及任意型態面板開發,但目前車用影像晶片及座艙設計仍在起步階段,採後裝或分散式設計,可達車輛規格功能及智慧化之高端產品仍仰賴進口。因此聯盟整合上中下游廠商,希望透過跨技術整合應用,結合自主AI影像晶片研發、AI影像辨識技術、智慧顯示技術與模組及高演算速度與低耗能,協助產業提供研發技術Know-How與驗證能量,並創造新世代智慧車電產品,將虛實疊合顯示、監控與辨識系統、任意型態顯示技術等各系統進行整合,把握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契機,並建立國內ICT產業鏈與車用零組件完整供應鏈,使國內晶片、AI車用電子、顯示器系統具國際競爭力,承接市場的高度需求。


車輛中心董事長黃隆洲致詞時表示,汽車朝向智慧化發展,自動駕駛及智慧座艙是未來兩大主要演進方向,ARTC持續協助產業,將多年來經濟部科技專案所研發的ADAS系統know how,整合台灣優勢,繼上次推動自駕車產業聯盟後,再度帶動上中下游智慧車電產業鏈;與聯盟成員共同努力,結合產業研製能量,打造優質車電產品,攜手邁向兆元產業。


整合聯盟成員車電技術 打造上中下游智慧車電產業鏈

為打造中下游智慧車電產業鏈,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黃隆洲、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儀皓、友達光電副總經理洪泓杰、奇美車電總經理徐學賢、中華汽車副總經理楊鴻慶、華德動能總經理楊誌榮、成運汽車總經理吳忠錫、創奕能源董事長黃振聲、大聯大品佳集團董事長陳國源均出席並簽署這象徵車用電子晶片發展新里程的「車用AI影像晶片與智慧座艙顯示模組產業聯盟」MOU,現場並邀請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等人出席見證,未來聯盟成員將充分發揮所長,精銳盡出共同打造車電護國群山,相關技術包含:

  • 義隆電子提供車用AI晶片研發與製造技術:車用顯示驅動設計、Mini LED顯示模組、及高功率/低能耗車規設計。
  • 奇美車電提供AI影像辦識技術:車內/外ADAS系統開發、動態影像調校技術、及整合智慧感測模組
  • 友達光電提供車用暨座艙顯示技術:任意型態(平面或曲面)顯示模組、及自適應環境顯示技術。
  • 大聯大品佳集團提供晶片市場行銷及應用。
  • 中華汽車、華德動能、成運汽車、創奕能源等提供系統搭載與市場應用:亦即投入商品化推動,將各項新興產品導入自家智慧車輛,進行實證運用。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儀皓則說明,聯盟將藉由整合各自擁有的技術,帶動智慧車電產業鏈,未來的目標將不僅是國內,也將放眼全球車電市場,提供包含AI影像晶片應用、艙外應用、艙內應用、影音應用等汽車產業進階應用,包含,為台灣打造一條龍的車電產業製造線。

圖2.「車用AI影像晶片與智慧座艙顯示模組產業聯盟」結合產業研製能量,目標打造中下游智慧車電產業鏈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