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東南亞各國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分析-泰國(下)
車輛中心 國際合作發展部/產業發展課 王昱鈞
一、東協貿易動向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隨著全球自由貿易區範圍的不斷擴大,亞洲東協(ASEAN)各國的成本競爭以及品質改善,也在近年來不斷的提昇,各大汽車整車及零組件廠商,陸續將該區堿生產據點擴大,而區域內各國也藉此機會,由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談判中取得更大貿易發展空間,擴大貿易覆蓋範圍及涉入程度,進而拉動整車及其零組件出口迅速上揚。
東協區域貿易自由化,早從2005年7月與中國簽署CEPA(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關稅已經下調,另與韓國簽訂的FTA於2007年6月亦已生效。此外,東協與日本的AJEAN(東協-日本全面經濟合作協定)於2008年12月生效。
東協區域內的FTA動向,先期加盟的6國:印尼、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等,將於2010年互相廢除關稅;至2015年,包括後期加盟的4國:越南、柬埔寨、緬甸及寮國等,均將廢除區域內關稅;亞洲地區主要貿易協定,如圖1所示。
|
另一方面而言,從各國規模經濟的角度來看,由於2010及2015年區域內關稅障礙被廢除後,預計整車生產製造將可望得到進一步集中,而區域內各國也極需確立可持續成長的成長策略。因此,對於在ASEAN地區擁有絕對市場優勢的日系汽車及其零組件製造商而言,上述貿易自由化動向不僅能夠擴大各製造商的事業範圍,加上活用當地累積起來的品質、技術能量以及成本優勢的基礎,更可能進一步提高產品相互供給效率,創造政府與廠商雙贏的局面。
二、泰國貿易政策發展趨勢分析
從東協各國簽署的雙邊協定來看,汽車產業較為集中的泰國,早於2007年前就與日本、澳洲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及經濟夥伴協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EPA),並已生效。而當地以日系為主的製造商考慮到提高品質及成本競爭力的需要,也不斷強化在泰國汽車及零組件廠商的投資。
泰國從2007年開始出現汽車零組件出超的情況,分析FTA的實際影響,泰國於2005年1月與澳洲的FTA生效後,以小型乘用車及輕型貨車為中心的產品出口規模不斷的擴大,至2008年汽車出口額更高達25.2億美元,澳洲儼然已經成為泰國最大的出口銷售國,並在2009年將泰國汽車零組件的進口關稅下調5%,至2010年將廢除,因此,預計隨著貿易協定的推動展開,今後的規模仍將擴大,持續帶動泰國出口產業成長,泰國主要自由貿易協定概要如表1所示。
表1 :泰國主要自由貿易協定概要 |
||||||||||||||||
|
||||||||||||||||
資料來源: FOURIN世界汽車調查月報,車輛中心整理(2009/09) |
三、泰國汽車產業政策發展趨勢分析
在FTA簽署後,雙方貿易的成功因素將在於關稅降低、進口額度的免除、適當的原產地原則、技術法規的調合、物流便利性及透明化等等效益。雖然更多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有助於增加出口範圍選擇,能夠發揮促進產業發展的作用,但也意味著其他國家及地區可以涉足相同的產品領域,預計各國間的競爭將更加劇烈。因此要落實國家產業發展及提升競爭力,還必須確保政府推行連貫的政策措施。
因此,泰國政府從2004年開始陸續推動汽車產業相關政策。 2004年公佈成為亞洲底特律(Detroit of Asia)構想,並於2006年2月宣布汽車產業推動計畫,要力爭2010年產量過180萬輛;此外,並在2007年6月啟動Eco Car計畫,將針對生產製造商進行法人稅減免等優惠政策,計畫將環保性能良好的小型乘用車,發展成為繼輕型貨車之後,另一個有助增加生產的市場車型。
除此之外,為了吸引國際大廠投資泰國市場,促進產業升級,帶動當地汽車製造競爭力,泰國政府推出相關投資及優惠政策。敘述如下,詳細如表2所示:
1. Eco Car計畫
2007年6月泰促進投資委員會(The Board of Investment of Thailand,BOI)發布了針對小型乘用車生產的投資優惠政策”Eco Car”計畫,提供免除機械進口關稅、減免原材料、零部件進口關稅、免除8年的法人所稅(法人所得稅的免除總額不得超過投資總額)。
截至2008年4月,6家製造商,包括本田、鈴木、日產、豐田、三菱及Tata汽車等,通過BOI認證。投資總額為434.4億泰銖,年產能為68.5萬輛,計劃年出口規模為整車34.4萬輛、CKD零組件10萬套,而Eco-Car的年出口總額為1,130億泰銖,預計新雇佣人數達9,400人,此外,並於2009年10月,下調Eco-Car的貨物稅,稅率由30%(E20燃料車為25%)降至17%。
2. 小型乘用車生產促進計畫
2007年10月,BOI發佈了推動小型乘用車投產的投資計畫,免除機械進口關稅,以及免除5年的法人所得稅,但法人所得稅免除總額不得超過投資總額。2007年10月,AAT(福特/馬自達)發佈新乘用車工廠計畫,共投資額200億泰銖,2007年12月BOI認可AAT計畫,時至2009年,AAT的新廠投產,計劃生產Mazda2及Ford Fiesta等車型。
3. 泰國投資年特別優惠法案
l 2008及2009年是泰國投資年,實施了特別投資獎勵優惠法案,實施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主要項目為免除機械進口關稅,免除8年的法人所得稅,以及免稅結束後的5年內,法人所得稅削減50%等。
4. 新一代汽車投資獎勵政策
l 2009年6月,BOI針對引進新技術促進汽車生產,發佈了新一代投資獎勵政策,免除機械進口關稅,免除5年的法人所得稅,若投資額超過150億泰銖,免稅時限為6年,此外,如果2009年內申請投資獎勵,那麼免稅時限將延長1年,但法人所得稅免除總額不得超過免稅總額。
表2 :泰國汽車相關投資優惠政策概要 |
|||||||||||||||||||||||||
|
|||||||||||||||||||||||||
資料來源:FOURIN世界汽車調查月報,車輛中心整理(2009/11) |
四、泰國汽車環保動向分析
亞洲各國在推動城市化過程中,環境污染和交通堵塞問題日益嚴重,又由於亞洲多數國家均以出口為主,而出口產品又必須滿足出口對象國的排放標準,為此,亞洲各國汽車製造商正在積極改善產品排放。此外,亞洲各國汽車製造商通過對小排量車實行貨物稅、消費稅優惠以及提高燃耗標準等方式,積極促進低油耗車和小型車銷售,同時抑制大排量車銷售,也是目前亞洲國家主要推動之環境政策。
在泰國的排放標準部分,也計畫2009~2012年期間逐段實施相當於歐4的排放標準,於2011年前後提升排放標準,在2012年起對小型汽車(GE/ED)的新車型實行歐4排放標準,到2013年對全部車型實行歐4排放標準。在汽車節淨燃料的部分,2008年上半年因油價高漲,促使泰國積極從事乙醇、生質柴油等節淨燃料產業,2008年5月泰國政府表示,為推動節淨燃料普及,對E20、E85燃料對應車種,所徵收的個別貨物稅,將比普通車輛低5%,達25%~35%,相關環保推動計畫,如表3所示。
表 3:2008-2009泰國汽車環保動向與計畫 |
||||||||||
|
||||||||||
資料來源:FOURIN世界汽車調查月報,2009年1月號,車輛中心整理(2009/11) |
但是,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油的價格暴跌,使得節淨燃料產業化的發展動機減弱。話雖如此,國際原油價格從2009年已逐漸從谷底回升,下半年逐漸到達2008年水準,長遠來看,由於節淨燃料的生產和使用可以減少CO2排量,節淨燃料產業化趨勢終再起,因此今後該產業的發展動向,仍值得持續關注留意。
★延伸閱讀-東南亞各國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分析--泰國(上)
東南亞各國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分析-泰國(中)
本報著作權為「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貼或節錄。
若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建議、取消訂閱或要求轉貼授權,請寄至:newspaper@artc.org.tw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www.artc.org.tw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七路六號
TEL:04-7811222 FAX:04-781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