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電動車時代的來臨

2009 / 12 / 17

環保節能及獎勵措施推升電動車需求

 根據美國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ibratory)估計全世界平均約有55%的石油是為運輸產業所使用。而在美國則約有66%的石油使用在運輸部門;中國及印度用於交通運輸比例將由25-30%,急速上升至55%。近年來環保意識的抬頭使得二氧化碳控制與汙染法規趨嚴,尤其歐洲ACEA自願性規範2016年M1類車輛要達到CO2排放90g/km以下,然目前市售車輛平均排放量約160g/km,因此只有發展BEV (純電動汽車)才能將CO2排放量降至90g/km以下。歐美日等國家也開始實施獎勵政策,相繼提出減稅、補助、便利等獎勵措施,將會刺激電動車需求之成長。 

 

表1   歐洲與美國汽車二氧化碳排放規定

2015年全球電動車銷售將達400萬輛,年複合成長率達26%

目前電動車市場以HEV(油電混合)為主,未來數年PHEV(插電式油電混合)將快速進入市場,以插電方式提供電能的補充,將成為未來市場主流。根據Global Information 資料顯示,2007年油電混合車(HEV)銷售約60萬輛,占全球汽車市場0.9%,預估2015年電動汽車銷售(包含HEV、PHEV、BEV)達400萬輛(每年複合成長26%),占全球汽車市場4%。BEV(純電動車)在2010年後將會有小規模量產,BEV(純電動車)大量生產必須等待電池成本再降低及效能更佳時才有機會實現。全球將以PHEV及BEV為研究方向,而電池成本將是影響電動車發展最大之關鍵因素。 

表2  全球電動車市場銷售預估

台灣具潛力成為電動車產業聚落

台灣電動車關鍵技術及廠商包含:電動車整合開發(華創車電、必翔實業、TARC(智慧車量研發聯盟)等)、電動馬達(東元、富田及士電等)、驅動器(台達電、致茂等)、電池正極材料(台塑長園、立凱、尚志等)、電池Cell(必翔、能源科技等)、電池模組封包(必翔、瑞德、達振、能元、有量等)以及電池管理系統(台達電等)而富田現正為Tesla組裝動力馬達系統。
電動車發展最具關鍵為其電池,鋰離子電池為目前發展主流,其電池成本較高,約US$1,000/kWh ,佔BEV車價50%,能量密度低於100Wh/kg,預估2010年有機會將成本減半為US$500/kWh。國內電動車上下游關鍵技術供應鏈已成型,投入車用動力電池廠商也已達十多家,將可發展成為產業聚落。

 

我國已著手推動電動車產業

推動電動車之效益可從能源、經濟、節能減碳及交通運輸來看,分別可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增加汽車產業
產值、減少CO2等汙染排放及改善交通擁塞等問題。至於推動電動車成功之關鍵因素可以從技術、政策與法規、營運與環境來切入。技術面的基礎材料科學(電池正極與電力電池元件)、前瞻技術創新、關鍵零組件系統開發與製造;法規面的檢測、標準、法規、獎勵的配合;政策面的環境建置(充電/交換/回收)、電池營運模式、示範運行、車隊運行、普及化的營運環境等。然而,最終還是要成立國家級計畫,加速技術升級與產業推動。

 

本報著作權為「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貼或節錄。
若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建議、取消訂閱或要求轉貼授權,請寄至:
newspaper@artc.org.tw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www.artc.org.tw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七路六號
 TEL:04-7811222 FAX:04-7811456
  

   
 

 

 

相關檔案下載: 電動車時代的來臨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