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中國汽車市場未來成長性分析
車輛中心 國際合作發展部/產業發展課 陳宥竹
異軍突起的中國車市
2008年全球汽車市場遭遇連番打擊,先是國際油價上沖下洗近100美元,後是下半年起的金融風暴;不僅重創美國汽車銷售市場,更加劇已是岌岌可危的底特律三大車廠,迫其走向破產之路。衰退浪潮從美國蔓延至歐亞市場,使得2008年全球汽車銷售量約為6,395萬輛,衰退9.7%。2009年第一季全球車市不僅未見復甦訊號,反倒加深衰退幅度。美國於2009年第一季的汽車銷售量依舊重挫38.4%,英國與日本也分別大跌31.6%與23.8%,連同2008年車市成績一支獨秀的俄羅斯與巴西也不復見榮景。在此哀鴻遍野之際,中國車市不僅未見下滑或成長趨緩,反而異軍突起搶下全球第一;2009年上半年中國累計汽車銷售量為608.8萬輛超出美國的418.5萬輛將近190萬輛之多(見圖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更預估2009年中國全年汽車銷售量可望上看至1,100萬輛,增長幅度約17%。對於美國2009年全汽車銷售量預測,全球最知名的汽車市場調查機構J.D. Power僅提出1, 030萬輛數字,將較2008年重挫22.2%之多,這也代表過去數十年由美國獨占的全球汽車銷售龍頭寶座將於2009年易主予中國。
![]() |
圖一 2008-2009年中國與美國汽車季銷售量比較 |
高速成長的中國車市
從1999年至今,在整體消費力提升與多項政策推動下,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在此十年間快速茁壯,除了2008年受全球車市萎縮影響,年成長僅6.7%之外,歷年成長率皆能達到兩位數。中國汽車產銷數量從十年前不足兩百萬輛,連四翻至2008年成長為934萬輛與938萬輛(見圖二)。更將於2009年全球車市仍未見起色之際,異軍突起而從美國手中摘下全球汽車銷量第一。發展至此,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那麼中國未來汽車市場是否仍同十年前一般具有爆發性成長潛力呢?針對此議題,本研究藉由產品銷售結構、換車需求與保有量三項指標以分析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成長潛力。
![]() |
圖二 1999~2009年中國汽車生產與銷售量 |
乘用車成為銷售主力
就產品結構而言,一般可分為乘用車與商用車兩類,乘用車則可再細分為轎車、SUV車及MVP車等車型,其主要購買族群為家庭。因此,乘用車比重的增長代表該國國民消費力的提升,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乘用車銷售比重通常超過80%。1998年中國乘用車銷售比重僅占整體汽車銷售量49%,隨著整體汽車市場規模的擴大,至2008年止已升至72%(見圖三);該比重從不足一半成長至超過三分之二強,由此趨勢也可觀察出中國消費力的提升速度。雖然,中國乘用車比重已超越商用車,該比重與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動輒80%至90%相比,仍有進步空間(見圖四)。因此,未來中國汽車市場規模成長依然可期,乘用車的銷售成績將是重要推力與觀察指標。
![]() |
圖三 中國乘用車占整體汽車銷售量比重 |
![]() |
圖四 2008年各國乘用車占整體汽車銷售量比重 |
換車效應即將引爆
中國汽車年銷售數量從百萬輛成長至千萬輛水準的過程中,2002年可謂為關鍵一年,該年全年汽車銷售量為329萬輛,較2001年的234萬輛,有著40.6%的爆炸性成長,隔年2003年亦有35%的高成長率(見表一)。另外,2002年亦是乘用車大規模進入家庭的起始點。2002年之前,乘用車占整體汽車銷售量比率最高也僅達55%。然而,從該年後每年比率皆超過65%(見圖三)。根據已開發國家的經驗,換車週期約為8-10年。2002年與2003年,中國車市歷經驚人擴張期,以此時為起點推算,今年起將逐步進入換車潮時期。換車潮來臨的推測亦可解釋為何在全球進入車市緊縮之際,中國車市仍可有這般榮景。因此,之後兩三年所引發的換車潮效應,預估將帶給中國未來車市更佳的展望。
表一 1998-2009年中國汽車年銷售量 |
![]() |
汽車市場發展兩極化
除了產品結構分析與換車效應之外,本研究透過觀察目前中國各省份的汽車保有量現況,亦可瞭解各區域市場汽車飽和程度,以判斷中國汽車市場規模的未來發展潛力。就全國汽車保有量而言,根據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底為止中國汽車保有量約為6,467萬輛,每千人汽車保有量僅約48.6輛。另外,參考其他國家同汽車保有量數據,已開發國家之每千人汽車保有量皆達500輛,甚至如匈牙利與馬來西亞等新興國家仍有300輛之多(見圖五)。
另外,深入分析中國內部各省份之汽車保有量分布,於各省份當中僅有北京、天津、上海與浙江四省的每千人汽車保有量超越60輛。其中,上海的每人GDP為全國最高,但是每千人汽車保有量卻不如每人GDP較低的北京與天津。深究該現象原因,主要是由於受道路的限制,因此上海對車牌的發放透過牌照拍賣制度,以進行總量控制。單一牌照價格動輒人民幣兩萬多元,造成購車者的極大負擔,但也達到以價制量的效果。相較此四省份,其他省份多落於20至60輛區間,更有貴州等地區低於20輛水準(見圖六)。由此觀察,中國汽車保有量分布甚為兩極發展。依據以上關於汽車保有量的兩種角度深入研究,明顯可知中國汽車市場普及度甚低,隨著中國消費力的增長,未來中國汽車市場仍大有發展空間。
![]() |
圖五 中國汽車市場規模成長趨勢圖 |
![]() |
圖六 2008年中國各省份每千人汽車保有量 |
車市發展前景看好
根據以上各項觀察指標所示,以及中國目前仍為新興國家,各方產業或市場規模無疑將持續擴大。然而,十至二十年後市場又能成長至什麼程度?本研究欲透過統計模型,並且依據不同未來情境,推測最有可能之未來中國汽車市場規模。該模型以中國GDP與人口數量年平均成長率分別約6%與0.6%作為基本假設,另以每人GDP與每千人汽車保有量為變數,輔以其他各國數據作為參考依據。該結果顯示中國每千人汽車保有量預估將從2008年的48.6輛分別成長至2020年與2030年的112.4輛與183.2輛;中國整體汽車保有量也將從2008年底的6,467萬輛分別成長至2020年與2030年的1.597億輛與2.763億輛(見圖五)(見表二),以此保有量推估2008年至2030年間平均複合年成長率將可達約6.8%。
表二 中國汽車保有量與每千人汽車量預估表 |
|||||||||||||||
資料來源:車輛中心 整理(2009年6月) |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國未來數十年在汽車市場上仍享有樂觀的前景。然而,中國車市在持續高成長的軌道背後,仍可見相當程度的結構性與區域性改變的趨勢,無論國內外廠商欲在未來獲取此一大餅,更應深究在其變化的趨勢下,該市場將轉變為何種樣貌,如此才能更有把握所釋放出來的商機。
本報著作權為「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貼或節錄。
若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建議、取消訂閱或要求轉貼授權,請寄至:newspaper@artc.org.tw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www.artc.org.tw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七路六號
TEL:04-7811222 FAX:04-781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