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9月重點新聞回顧

2009 / 12 / 07

車輛中心 國際合作部/產業發展課 王昱鈞 整理

國外要聞整理:


1. 中國車市連續6個月突破1百萬輛大關,國內3大汽車公司中國事業捷報。中國汽車市場連續6個月突破1百萬輛大關,造就裕隆日產、中華及和泰三家汽車公司中國事業全面傳捷報。儘管和泰汽車中國事業並未因中國實施汽車購置稅減半及下鄉政策而受益,今年前8月銷售近6千輛仍比去年略增。對照之下,裕隆集團旗下裕隆日產及中華兩家汽車公司中國事業在北京當局實施1,600cc以下汽車購置稅減半徵收政策下,銷售呈現三級跳,今年1至8月銷售32萬多輛,較去年同期的21萬餘輛相比,成長幅度高達52%。


2. 克萊斯勒結束與三菱、現代的引擎合作,改採大股東飛雅特的技術。克萊斯勒汽車正式表示,已在9月份結束和日本三菱、南韓現代汽車合作製造節能引擎的長期聯盟關係,改採義大利飛雅特汽車的技術。這項合作結束後,由飛雅特主控的新克萊斯勒已割斷原有克萊斯勒的所有外廠聯盟關係。飛雅特持有克萊斯勒20%股份,是克萊斯勒日常運作的實際主導企業,並以小汽車科技出名,因此克萊斯特和其他廠商合作似乎已無意義。


3. 美國將提高油耗標準門檻,新標準每年可望節省18億桶原油,有助油電混合車發展。據美國運輸部和環境保護署(EPA)的規劃,2016年之前,所有汽車和小貨車必須符合每加侖汽油行駛35.5哩的油耗標準,新標準預計將使汽車產業花費逾1,000億美元。目前油價遠低於去年每加侖4美元的高點,消費者是否願意購買節能車仍有待觀察,但美國政府認為油價最終仍會上漲,而消費者也會因長期成本節省考量,選購價格較高的節能車。美國政府估計,燃油新標準將使每輛新車的成本在2016年增加1,300美元,但這筆開銷只要三年就能靠節省油錢收回,而且燃油效益提高可使一輛車在使用期間共節省3,000多美元汽油費。


4. 福特中國再蓋新廠救虧損,第三座廠落腳重慶,三年內中國年產能提高至60萬台。福特汽車在中國的第三座整車製造廠於9月25日在重慶市北部新區破土,預期3年內將提高福特中國年產能至60萬台,主要是看好中國當地市場前景,將幫助該公司全球業務在這段期間轉虧為盈。當地台灣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則認為,隨著重慶三大整車廠逐漸擴張,至少未來五年市場前景將非常樂觀,福特重慶新廠占地約100公頃,耗資人民幣33.4億元(約合新台幣158億元),將主要生產福特品牌的轎車,最先上線的是新一代福特Focus,預計2012年在中國上市。


國內要聞整理:
1. 三陽搶先與廈門金龍集團合資在台設廠,將生產大、中型巴士及其他車輛。政府開放陸資來台投資,三陽工業搶頭香,首開兩岸汽車業合資在台設廠的先例。三陽工業於9月8日與中國最大客車製造廠─廈門金龍集團簽署合作意向書,未來雙方至少得花新台幣數10億元設廠,雙方股權比重及合資金額,將不違反中國海西政策,及我政府兩岸政策。三陽工業表示,未來巴士不只會在台灣銷售,不排除利用金龍品牌或掛上雙方品牌外銷,甚至雙方簽署ECFA後,也可以回銷中國。


2. 推升車載資通訊業國際供應鏈層級,「台灣車載資通訊聯盟」10/2成立。在經濟部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的催生下,「台灣車載資通訊產業聯盟」(TTIA)10月2日舉行成立大會,並將於10月8日與美國密西根州汽車產業聯盟簽約合作,推升台灣資通訊業者的國際供應鏈層級。由於車載資通訊產業關連性廣泛,TTIA聯盟希望結合業者力量,與中國、美國等相關產業結盟,搶攻被視為下一個兆元產業的車載資通訊產業,國內重量級業者如鴻海、環電、裕隆、仁寶等大廠都加入。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表示,TTIA聯盟是一個提供產業自由接觸業界,洽談整合或跨業合作的平台,目的在於整合國內關聯性產業,打造全新的產業鏈,運用組織化力量,擴大兩岸與國際間的合作,爭取國際訂單。


3. 業者推估國內新車年銷上看27萬輛。國內換車潮提前湧現,國內市佔率最高的和泰車總經理張重彥表示,第四季車市「應該非常好」,且在貨物稅補貼倒數計時帶動下,全年掛牌數上看27萬輛,這個數字,遠較年初和泰車所預估的25萬輛高出一成,顯示新車買氣明顯回溫。展望車市,張重彥分析,根據過去經驗,經濟成長率與新車銷售狀況,未有直接關係,反倒是10到12年一輪的換車循環,對車市銷售挹注較明顯。而且,貨物稅3萬元補助即將在年底喊卡,屆時原訂明年才換車者,將提前至年底前買車,這種情況下,年底前新車銷售有可能再創新高,推估全年銷量將超越先前預估值,上看27萬輛。


4. 台灣公車也Hybird!混合動力巴士後年上路,將創造500億商機。結合產官研能量的低底盤混合動力巴士聯盟於9/24誓師成立,預計由國人自製的首部節能環保低底盤混合動力巴士可在2011年上路,將創造500億元的商機。在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協助下,成運汽車及國內相關上中下游廠商組成「低底盤混合動力巴士研發聯盟」,共同響應節能減碳,投入自主研發、製造『Design in Taiwan』的大客車,跨出傳統的汽柴油動力領域,朝低排放的混合動力、零排放的純電動系統邁進,期待國內每年100億、近2,000輛的巴士市場需求,都能100%改由國人主導,甚至有能力外銷至歐美、東南亞等地。TARC主委-車輛中心總經理黃隆洲強調,聯盟發展的重點將放在自主底盤結構設計、高鋼性車身&輕量化、混合動力系統匹配、整車電子系統自主開發設計,藉此整合國內外巴士設計能力,讓技術Know-how深耕發展,為發展本國自有巴士技術動能做蓄積。


5. 汽車業兩岸布局策略大不同,福特六和將加強與福特馬自達合作,國瑞及本田只想出口至中國。兩岸展開ECFA談判在即,福特六和、國瑞及台灣本田三家外資色彩濃厚的汽車製造廠,已悄悄展開兩岸及亞太分工佈局。相較於國瑞及台灣本田比較想將汽車輸往中國,福特亞太地區副總裁DAN MORRIS表示,兩岸簽ECFA,福特六和與福特及馬自達等車廠合作反而更緊密。儘管兩岸對ECFA內容還有些歧見,不過開放小客車及自行車進口已獲得兩岸車輛產業首肯,並列為ECFA先期收穫項目,只要配額內台灣產製小客車銷往中國,或從中國銷往台灣都可享受零關稅優惠,這項政策勢必衝擊到日本豐田、本田及美國福特等國際性大廠,在兩岸及亞太地區的分工戰略,本土大廠也正密切關注談判內容,以便研擬因應對策。


6. 3萬元有找,三陽電動腳踏車搶市。三陽工業在電動腳踏車市場拔得頭籌,領先機車製造同業,首款電動腳踏車產品e-star,以3萬元以下低價搶進市場。三陽指出,e-star將先透過部分門市與批售管道行銷,初期鎖定風景區或離島機車出租業者,增加產品曝光度與民眾試乘機會,而價格較高的e-star鋰電池車款則預定11月上市,預估售價在5萬元左右。此外,機車業龍頭光陽工業也積極布局,開發Sunboy系列鋰電池電動機車與電動腳踏車並進行測試,計劃10月、11月問世。

 

本報著作權為「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貼或節錄。
若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建議、取消訂閱或要求轉貼授權,請寄至:
newspaper@artc.org.tw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www.artc.org.tw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七路六號
 TEL:04-7811222 FAX:04-7811456
  

   
 

相關檔案下載: 9月重點新聞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