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國內輪胎產業現況分析
車輛中心 國際合作部/產業發展課 黃樑傑
全球輪胎市場規模達1,300億美元,輪胎總銷量達12.5億條
根據Michelin 2008年年報顯示,全球輪胎市場總市值約為1,300億美元,而原廠和售後輪胎市場比例約為1:3。
根據Tire business資料,2007年全球第1大輪胎大廠為法國米淇林(Michelin),市占率達17.1%,日本普利司通(Bridgestone)居次,市占率為16.9%,美國的固特異(Goodyear)居第3為14.9%,累計全球前3大廠市占率為48.9%。國內之正新、建大、南港、泰豐則居全球第12、第32、第40、第44名,其中正新市佔率為1.7%(註:建大工業輪胎以工業車和自行車、機車輪胎,非本文討論範圍)。
亞洲居輪胎OEM市場之冠
目前OEM輪胎市場中,亞洲由於中國汽車工業興起,2008年時OEM市場達1.33億條,居於全球之冠,複合成長率高達7.1%,圖1為全球OEM輪胎市場資料。
|
輪胎AM市場市值則以歐美最高,主要原因在於其高度的車輛保有率,美國和歐洲目前車輛保有率高達4.66 億輛(資料來源:Michelin年報),而目前亞洲在AM輪胎市場則居第三,車輛保有率為1.16億,圖2為全球AM輪胎市場資料。
|
我國橡膠產業供應鏈
我國橡膠產業業經數十年來的發展,已形成完整的上中下游供應鏈:資本密集的上游原料業、技術密集的中游加工業、下游的應用領域。國內輪胎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圖如下:
圖3 國內輪胎產業關聯圖 資料來源:南港輪胎96年報(2009/05) |
國外市場萎縮壓制國內輪胎產業成長力道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生產統計月報資料顯示,過去國內輪胎製造業生產值及銷售值持續成長,但在2008年由於全球景氣不佳和車市下滑影響而呈現首度衰退,2008年國內車輛輪胎生產值為289億,較去年衰退6.5%,外銷值為190億,較去年衰退8.7%,內銷值為98億,較去年衰退1.9%。2008年外銷比重為65.7%。
表1 國內輪胎製造業產值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生產統計月報,ARTC整理(2009/05) |
國內輪胎市場需求每況愈下
隨著我國車市從2005年50萬輛的高峰期衰退至今年不到25萬輛,國內OEM市場輪胎需求大幅衰減,2005~2008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8%,進口比例則是維持在3成左右,顯示國內輪胎廠在國內市場仍具一定競爭力。
|
原物料成本影響橡膠產業獲利甚鉅
國內橡膠產業營業成本約佔營收7成,一但成本高漲1成,營業淨利會衰退7%,這使得橡膠產業在近年國際油價動盪的時代,營運日益艱困。國內橡膠產業原物料價格走勢如圖5所示。
|
註:1.天然橡膠為RSS3號泰國現貨曼谷FOB離岸價之下限價;2.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為非充油型1500台橡出廠價之下限價;3.聚丁二烯橡膠(BR)為0150型台橡牌價之下限價。 |
本報著作權為「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貼或節錄。
若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建議、取消訂閱或要求轉貼授權,請寄至:newspaper@artc.org.tw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www.artc.org.tw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七路六號
TEL:04-7811222 FAX:04-781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