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車輛的共通語言- 車載網路
車輛中心 研發處/電動車暨驗證工程專案 陳旻槿
人類的神經系統管控人類各器官使其能正常運作,而車載網路系統則能讓車內眾多的電子系統相互結合,讓汽車的性能更具人性化的表現,區域控制網路(CAN)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車載網路技術。
國際標準組織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模型,把網路架構具體化成七個層級,清楚定義每個層級的功能與標準。依據OSI網路七層模型,可以將一個網路架構依照功能面的不同切分開來,由於在不同層級中的工作各自獨立,對於軟體或硬體的實現都有很大的幫助。在車用網路的領域中,眾多的國際規範常令人混淆不清,但若輔以OSI的網路七層模型來看,便可一目了然。如圖一所示,CAN通訊協定在通訊技術的技術標準中只涵蓋了OSI的底層(實體層、資料鏈結層),而架構在通訊底層的應用層則由各車廠依照應用需求自行規劃設計,這就解釋了為何不同車輛雖然皆具備CAN車載網路卻不能相通的原因,因為上層的通訊協定依不同車廠而有所不同,就如同兩人雖有嘴巴但卻講不同語言而導致無法溝通的情形一樣。
|
車輛通訊網路的建置過程,大致上可以分成軟體與硬體兩大塊,硬體指的是實體的電路設計與相關MCU、Transceiver IC,在軟體的部份,除了搭配硬體所必須的程式設計部份外,尚包含整個網路的規劃、訊息ID的統計與排定、資料訊框的排定、資料正規劃與解析、ECU規劃與傳送排程等項目,整體的流程如圖二所示。
![]() 圖二 車載網路軟硬體開發流程 |
在整車網路的設計過程中,皆採取三種設計流程,分別是全模擬、半模擬、系統監控測試。一開始先使用設計軟體Vector CANoe模擬整車網路的架構、訊息規劃等,接著再逐步以實際節點替換掉虛擬節點慢慢實現實體網路,待所有節點與網路拓樸實體化後,在進行各項的通訊測試與相關的驗證項目。
以車用網路來說,由於肩負著各零組件的訊息溝通任務,因此不論是在相容性、通訊可靠度、整網路的強健性等,都是一個成功網路系統所必須考量的要項。
本報著作權為「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貼或節錄。
若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建議、取消訂閱或要求轉貼授權,請寄至:newspaper@artc.org.tw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www.artc.org.tw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七路六號
TEL:04-7811222 FAX:04-781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