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17台灣國際車輛論壇 台灣與國際創新技術及產業鏈結交流
車輛中心 研究發展處 張光仁
台灣車輛國際論壇(TAIFE)在2017年已邁入第13個年度,今年以「TAIWAN’s Opportunities of ACE (Automated Vehicles, Connected Vehicles, Electrified Vehicles) Mobility」為主軸,針對當前全球車輛產業所關注的自動駕駛車、車輛聯網與節能車等議題之發展現況與趨勢,邀請國際專家進行專題討論與交流,協助國內產業掌握此一發展契機,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強化鏈結國際供應鏈。
大會議題涵蓋自駕車、車輛聯網與電動節能等智慧車輛發展之發展契機、自動駕駛與車聯網之核心機器感知技術、車輛電子市場產業趨勢及發展、車輛電能技術及產業發展、ACE Mobility發展趨勢概要等。
圖: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黃隆洲主任委員(前排左5)與委員及講師合影
(1) 自動駕駛系統的發展與未來展望
自動駕駛之無人車的需求,來自於每年約100萬人死於交通意外,再加上塞車的高昂費用、高齡化社會與郊區運輸等,自駕車市場未來將成長快速,預估2026年約有2億多輛自駕車,其中又以Level 2為多數。
自動駕駛系統包含:數據收集和處理、模組化、駕駛場域、與駕駛的互動,在路、人、天氣…等多重影響條件下,將使自駕車的應用環境更加複雜。透過GPU將能做更大量的資料訓練,而在Deep Learning反覆的訓練下,可使系統快速學習。包含:臉部辨識、頭部偵測、眼睛偵測與環境場景的擷取等AI技術的加入,搭配Mapping to driving,將這些資料數據化後,進而協助自駕車學習開車。當車輛增加了上述感測、通訊…電子系統配備,並將系統進行整合,將是未來自駕車重要的發展方向。
(2) 車輛聯網的應用與資訊安全防護
不論camera、radar或是Lidar,再多感測器當被環境影響或是被遮蔽住就失去其功能,此時可以透過車輛聯網(Connected Vehicle, CV)提供各車輛相對資訊來解決。其中聯網不只有車與車之間的通訊,也包含與路側、住家聯網等,當自駕車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聯網範圍越來越廣泛,若欠缺資安威脅的防範,將會出現駭客攻擊,而車輛駭客可能因此進入車輛、控制車輛(車內網絡攻擊),進而綁架車輛、跳板平台(駭入手機、家裡)。其中的資安範疇為:威脅情報、硬體安全、軟體安全、網路安全、雲端安全。就目前可預測之車輛資安問題,未來可以使用系統防護(白名單、IPS)、風險偵測、問題回報等三層式保護架構,以降低資安風險。
(3) 新能源車動力系統技術發展
全球油耗汙染法規發展:2025年美國及日本要求碳排放量低於110g/km,歐盟要求低於80g/km,2015年到2025年預計排放量減少35%-40%,2025年油耗須達20km/公升。要達成此油耗汙染之目標,動力系統全面電動化時代已經來臨,市場上多元的混合動力系統持續競爭,成本與開發速度成最大關鍵。過渡性PHEV成為各大車廠重點投入產品,48V Mild hybrid高C/P值節能方案延續了內燃機的不可替代價值。而動力電池將成為車廠重點掌握的技術與供應來源,其中電池與車體結構整合之輕量化設計與電池壽命、安全、性能等管理技術成為技術競爭之焦點。
自駕車技術的快速崛起與發展,同時也促使了許多商業創新服務之應用,以及在交通領域的共享經濟應用,但是對於技術的挑戰與爭議、擔憂與信任度、也形成對產品與市場的推動造成阻礙。本次論壇整合智慧自駕車、車輛聯網及電動節能等相關議題,吸引超過300位產學研專家共襄盛舉,並帶動了台灣車輛產業跨向國際發展趨勢,引領國內研發與國際同步。同時,藉由各國專家發表之內容,掌握國際趨勢與機會,促進國內外投資與合作機會,建立國際智慧電動車供應鏈體系,使我國成為全球智慧電動車技術與系統重要供應者。未來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將持續在電動及智慧車輛領域與國際專家建立實質交流,以擴展新興產業及商機,成功打響台灣電動與智慧關鍵模組於國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