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開拓新視界-雷射車燈概述
車輛中心 研究發展處 曾政傑、施淳耀
汽車照明技術由傳統鹵素燈泡轉型至目前逐漸普及的LED頭燈,甚至更為前瞻的雷射頭燈,技術的發展引領了車燈的設計趨勢並展現全新的照明視野。雷射頭燈亮度可達LED頭燈3倍,照明距離亦為2倍,為車輛提供更寬廣的照射範圍,搭配車前攝影機感測器,亦可結合前方與對向車輛等障礙物辨識技術,衍生出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相關產品。
在2013年法蘭克福車展中,AUDI發表雷射頭燈概念車後,並於2014年導入超跑AUDI R8 LMX,左右側頭燈各裝配4個雷射二極體組成的光源模組,且將雷射應用於矩陣式頭燈技術,結合微機電系統,更準確的控制燈組照射區域。同年,BMW也發表首輛搭載雷射頭燈的電動車i8,單側頭燈為3個雷射光源組成,結合動態光束功能,偵測來車並自動調整照射區域,以避免眩光;近年來,國際車廠爭相投入,象徵著車輛頭燈已邁入新的里程碑。
![]() |
圖. AUDI、BMW i8雷射頭燈與其智慧避光功能 |
圖片來源:AUDI、BMW |
車輛燈具的設計目標,是為了能在夜間行車時,提供充分的照明範圍,若搭配影像辨識功能,在有良好的照明的狀況下,將加成障礙物偵測的效果,對於車輛的安全系統有所增益。車輛中心(ARTC)致力於新式照明科技,在LED燈具設計已有相當的研發經驗,如:反射式LED頭燈設計,利用多重拋物面設計將光源集中或發散,以及分佈式照明系統先進車燈之設計等,這些技術與雷射頭燈系統的開發緊密相連,並提升技術延展性。
車輛中心(ARTC)目前所發展的雷射頭燈,對於燈具結構與漏光/失效偵測,均有相關研究;其光學設計之重點包含:焦距、照明範圍、照明範圍、光型及集光效率等,使照明效果能夠符合ECE -R112遠光燈規範要求。而車輛照明用雷射為高功率,若藍光雷射未經正常的轉換白光過程,直接照射將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除了應有密封堅固的外殼外,另增光學設計,以偵測輸出光是否正常,系統利用受雷射激發之混成白光作為感測光源,並搭配光學元件,以匯集外圈的黃暈光監測藍光漂移,做為漏光偵測之判斷,同時減少對照明用光的影響,兼顧系統的照明效果與安全性。
![]() |
![]() |
圖. 雷射頭燈漏光偵測架構 |
ARTC為增進ADAS的主動安全功能,未來將朝向智慧化雷射頭燈照明技術發展,結合影像辨識技術、機電控制技術及車燈光學設計,當偵測到前方車輛及對向來車輛時,關閉對應照明模組以避免眩光,減少對駕駛者影響,提升安全性,同時運用雷射頭燈之照明特性,增加有效照明距離,使影像辨識系統工作範圍加長,讓ADAS成為車用市場積極推展的技術項目,符合智慧燈具發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