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CMU國際合作成果分享 - 車輛定位技術介紹

2016 / 11 / 17

車輛中心 研究發展處 曾柏凱

車輛道路安全是汽車發展演進的最重要議題,近年已從被動安全技術(如空氣囊及車體結構)發展為主動安全技術,且隨著電子元件以及感測器的蓬勃發展,主動式的車輛安全系統相關技術早已成為市場主流,如主動式巡航系統(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與自動緊急煞車系統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AEB),皆需要取得兩車輛間之相對距離資訊,再介入車輛之主動安全系統進行油門或煞車控制。然而,只依據一般商用GPS接收器,並無法取得較精準之車輛位置資訊(誤差約5-10m),容易造成車輛定位系統誤判車輛位置在對向或鄰近車道,導致主動安全系統之車輛操控性不易掌控。因此,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利用其它感測元件來提升定位精準度為目前的主流做法。

可用於提升定位精準度的感測元件包含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慣性感測元件(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 以及輪速計(Wheel Speed Sensor),說明如下:

GPS又稱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由美國國防部所研發,利用運行於地球上空的衛星對地表接收器發送電磁波,電磁波傳遞時間估算出衛星與地面接收器之間的距離,再使用接收三個以上的衛星資訊來定位出接收器當前的位置。

IMU內裝有一個三軸(x-y-z)陀螺儀和一個三軸之加速度計,陀螺儀用以量測三軸之傾斜角,加速度計則用來量測三軸之加速度。

輪速計被安裝於車輛的四個輪齒上,利用磁極變換而產生的連續性電壓變化得知目前所產生的輪齒變化,再藉由輪齒變化數量換算出輪胎運轉的圈數,並由輪胎運轉的圈數換算出車輛的行走距離;利用輪速計可得知目前車輛的行車速度,圖1為CMU所使用的GPS與IMU...閱讀全文


圖1 感測器安裝位置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