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16/09產業新聞評析

2016 / 09 / 20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朱峻賢

1. 美汽車銷售 成長露疲態
美國各主要車商銷售成長放緩,顯示美國車市過去6年來的榮景有暫時休息的跡象。根據Autodata資料,美國截至上半年整體汽車銷售年率,經季節因素調整後小幅上升至1,788萬輛,高於市場預估的1,730萬輛;整體較去(2015)年同期小增0.7%,但通用、豐田和福特等大車商的銷售卻分別年跌1.9%、1.4%和3%。

新聞評析
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美國,是國際車市景氣觀察指標之一,自2009年歷經連續6年的成長後,今(2016)年各界的預測顯得相對保守。上半年的整體車市呈微幅成長,但從大廠銷售卻年減的情形來看,雖然有利於車市成長的條件仍存在,休旅車及商用車的購買熱度也未減,可是在其它車型的需求持續低迷或促銷手段沒有太多誘因的情況下,今年車市要再突破紀錄會有相當的難度。

2.台達電搭電動車 接單飆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訂單滿手,台達電、貿聯-KY等供應鏈忙翻天。據了解,特斯拉已要求台達電備妥比現在多三至五倍的產能,已透露其接單盛況。

新聞評析

電動車的竄起製造了無數商機,台灣的相關廠商當然緊抓此機會,像是貿聯及和大分別搶下電池線組與傳動系統組件,成為Tesla供應鏈之一,另外台達電為Model S、Model X等車款電源控制及電池管理系統的供應商,在未來還將與BMW合作進軍東協市場,都證明了我國車輛相關產業強勁的製造能量。
台達電此番布局造就了今日訂單滿載的佳訊,但台達電的目標不僅是成為美、歐系車廠的合作對象,未來待亞洲及其它國家的電動車需求提高後,其在車用市場定有無限發展的潛力。

3.車輛自動化引進AI 可望大幅降低事故發生率
日前發生Tesla Model S車主使用自動駕駛功能時的死亡意外,引發外界對自駕車技術的疑慮,但有評論認為,將人工智慧(AI)研究引進車輛自動化領域仍相當重要,因為這可大幅改善車輛安全,更能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以及人員重傷及死亡率。

新聞評析
各大廠對自動駕駛車的開發積極展現成果,但在其背後的行車安全隱憂卻是不爭的事實,Tesla目前以第3級(有限自動駕駛)技術為主攻項目,讓使用者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自駕,但駕駛可以隨時接手。然而,要達到第4級(完全自動駕駛)程度,將車輛完全交給系統控制,其難度及危險性不容小覷,故專家提出AI必須應用在自動駕駛技術上也相當合理。
Google 所創造的AI”AlphaGo”已創下打敗南韓棋王的紀錄,在精準運算下可媲美甚至超越人類的思維,而自駕車正需要此類技術導入,對於完全自動駕駛的實現才會有更進一步的可能,但人類是否能夠完全信賴AI,想必還有段相當長遠的路要走。

4.高通藉多方授權合作 加速擴展無線電動車充電相容性
電動車無線充電市場已做好起飛的準備,然而市場上廠商百家爭鳴,為了消除市場對於相容性的疑慮,高通(Qualcomm)與Lear等多家汽車零件供應商達成授權協議,希望能為消費者提供更便利的汽車充電功能。

新聞評析
無線充電技術是因電動車衍生出來的另一戰場,除高通外還有Witricity、Momentum Dynamics、Evatran、KAIST均致力於無線充電市場,另外SAE International為此也提出了J2954標準規範,目的在於提升設施的安全性及效率,且提高不同車廠車輛的充電互通性。
雖說有分析師指出發展初期,要達成此理想並非易事,但在電動車急速成長下,讓更多的充電設施業者興起後,無線充電的相容性必定是需要面對的一大問題,高通具前瞻性的行動將有助於電動車無線充電互通性的發展。

5.車廠善用AR技術 建立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現階段除了Tesla與矽谷科技公司外,傳統車廠由於考慮到法律與責任問題,對於在汽車內增添自動駕駛功能其實並不是太過積極,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對於技術創新抱持抗拒態度,事實上有許多車廠已經開始為汽車的操控導入擴增實境(AR)技術,不論是對駕駛安全或能源使用效率都將帶來很大的幫助。

新聞評析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的應用眾所皆知,無論是在遊戲、影音及軍事用途,都帶來了相當新穎的應用模式,而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在現實環境中添加了虛擬物件,讓資訊即時顯示於特定空間或屏幕上,像是現今當紅的寶可夢遊戲即運用此技術於部分情境上。
先進駕駛補助系統更是可以將AR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常見的抬頭顯示器(HUD)就是初階的用法,隨著科技進步,我們熟悉的後視鏡將會被攝像頭及感測器所組成的系統取代,與行車的相關資訊皆以AR方式整合在前擋玻璃,讓駕駛者能夠即時收到路況而做出準確判斷,但眾多的資訊必須以不影響到駕駛者專注力為前提,如此方能提升行車安全。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