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16/08產業新聞評析

2016 / 08 / 17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朱峻賢

1. 7月新車領牌數 月增5.5%
衝刺農曆鬼月前銷售業績,7月全台新車掛牌數達4萬5106輛,月增5.5%,較去(2015)年同期微衰3.6%,累計1-7月全台新車掛牌數達26萬7315輛,較去年同期微增1.3%,力守平盤。

新聞評析
車商競賽月通常以民俗月開始前為結算點,故今(2016)年7月份是各廠衝刺銷量的大好機會,其中本土品牌”納智捷(LUXGEN)”表現相當突出,新車型的推出獲得消費者青睞,讓納智捷一舉創下今年最高單月掛牌數2,152輛,年增近23%。
近年來國產車的市占不如以往,但從實行汰舊換新政策後加上車商促銷拉抬下,國產車的銷量逐漸回溫,讓進口車的占比在37%-38%間來回變動,這比例是否成為國產車與進口車長期拉鋸戰的平衡點,值得我們密切觀察。

2. 歐盟汽車標配「自動緊急呼叫系統」
即將列入歐盟汽車標配的「自動緊急呼叫系統」,未來市場商機龐大,由於此產品需具有通訊技術,正是歐洲車廠所缺乏的,而台灣代工廠過去累積多年智慧型手機的製造能力,成為歐洲指標車廠指定的合作對象。據悉,除了和碩外,包含鴻海、仁寶與緯創,也都有涉獵。仁寶切入汽車影音娛樂系統架構、緯創近年來則投資汽車電子廠商宗盈國際,持有其50-60%的股權。至於鴻海方面,旗下有專攻汽車零組件、電子產品等的汽車事業群。

新聞評析
歐洲議會內部市場與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規定,自2018年起歐盟成員國內銷售的所有新車都必須安裝自動緊急呼叫系統 (eCall),若發生事故,此系統會自動發送訊號到歐盟範圍內的112緊急救援號碼,猶如GM集團在美國及加拿大販售車型所搭載的OnStar系統內的緊急服務項目。
我國電子廠在手機通訊代工經驗豐富,加上對車用電子及車聯網的及早布局,此次歐盟標準配備eCall後讓台廠順勢進入供應鏈,讓我國在車用電子市場得以與國際接軌。

3. 美車銷售放緩 下半年有憂
美國2016年6月汽車銷售成長為13個月來最慢,兩大車廠通用汽車(GM)和豐田汽車(Toyota)的銷量更萎縮,且近來經濟不確定性日益升高可能抑制消費者支出,都增添今年美國汽車銷售能否繼續打破紀錄的疑慮。

新聞評析
市場調查機構Autodata分析師的預測今(2016)年6月份美國車市約為172萬輛,但實際銷量約為151萬輛,成長動能減緩主因在於自小客車,與去(2015)年同期比衰退8%。
油價穩定、就業率高以及低利率等因素一直都是美國車市成長主因,但自2009年以來的成長趨勢似乎已經到了觸頂階段,對於普遍樂觀的車市預測,今年度能否再創新高仍充滿未知數。

4. 德國新法賦予電動車行車特權 盼以政策誘因刺激電動車普及
德國政府重視綠能永續環境發展,為促進境內電動車持續普及以創造潔淨無汙染的交通環境,德國政府自2015年初以來推動一系列促進電動車發展的新法案,預定生效日期從2015年初至2030年6月30日為止,德國政府期透過給予電動車在稅率、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優惠及特別許可,鼓勵民眾改換購電動車,盼藉由政策誘因促進電動車普及。

新聞評析
此次德國新法案讓在2016年至2020年的新購電動車享有5年免徵車輛稅優惠,另外也有電動車專屬停車權、道路行駛優惠等新增法規,無一不是讓德國境內發展更友善的電動車環境。
參考國際間提升電動車市占的作法,我國在公共場合開始出現綠能車位,諸多觀光景點也能見到電動車蹤跡,在政府及相關推動單位的積極努力下,我國綠能車的普及度定能持續提升。

5. 豐田與KDDI合作 打造全球通訊新平台
日本汽車大廠豐田(Toyota)與電信業者KDDI日前宣布將共同開發全球通訊平台,以確保今後連網車(Connected Car)在車用通訊設備及雲端之間的穩定傳輸品質,讓人期待車輛在結合高速網路連結技術後,將展現出更多元的魅力。

新聞評析
近年科技業與汽車業的版圖交疊,科技業踏入自駕車、電動車的開發,汽車業購併地圖公司及聯網應用合作,讓不同產業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豐田汽車此次與KDDI合作,目的在於將各國家不同規格的數據傳輸模組(Data Communication Module;DCM)統一,並於2020年在日本、美國當地銷售車型先行導入。如此一來,透過DCM讓車輛精準定位,能夠自動連結在不同區域的通訊業者,不僅讓車聯網的通訊品質更加穩定,未來也利於自駕車的發展。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