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車聯網創新應用 車輛迎接智慧未來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陳建青
Frost & Sullivan預估2022年全球近80%汽車將擁有車聯網功能,若再加上後裝市場、路側設施、應用服務等,潛在商機無限,因此,各大汽車廠、汽車零組件一階(Tier 1)大廠及科技廠商,無不積極投入發展車聯網的前瞻服務。
車廠積極投入 車聯網服務產品蓬勃發展
車聯網所延伸的服務與應用相當多元,其中智慧地圖為車聯網發展的重點之一,車輛透過與雲端即時智慧地圖連線,可預知前方交通情形(塞車、限速路段、施工或積雪)與地形狀況(急轉彎或下坡等),及早提醒駕駛人注意路況減速或者提早變換車道,避免緊急情況造成危險駕駛,同時輔助節能駕駛。
另一個重點是可攜式智慧裝置與車輛的連線應用,駕駛可利用平板、手機或智慧手錶等直接操控車輛,如汽車解鎖或設定空調,簡化操作程序,並檢測車輛資訊(如油量與胎壓等),做好上路安全準備;透過與車載機直接連結,還可將手機功能直接帶進車上,大幅加值車輛智慧功能。
下表介紹汽車廠、Tier 1廠、科技廠的最新車聯網服務與應用,可看出各廠商對車聯網的發展內容以及未來的廣大商機。
表:車聯網發展情況
廠商/產品 |
車聯網發展(應用內容) | 發展階段 |
BMW Connected Drive | 具有緊急求助服務、道路救援服務與主動遠距售後服務,可檢測車輛位置、維修保養資訊等,適時提醒駕駛注意安全。 | 已上市 |
Mercedes connect me | 提供自動緊急通報系統,也可利用智慧型手機確認停車位置,遠端操作車輛上鎖、解鎖、空調設定與確認剩餘燃油量等。 | 已上市 |
Apple CarPlay Google Android Auto |
各自發表CarPlay與Android Auto車載資訊系統,提供通話、音樂、地圖導航、簡訊等功能。 | 2016年起配合部分車款陸續推出 |
GM V2V互聯網系統 | 開發V2V互聯網系統,使相互接近的車輛之間能夠藉由發送接收位置、速度、行駛方向…等資訊,提高主動安全性。 | 預計2017年推出 |
Ford SYNC Connect | 車門上鎖與解鎖。 啟動車輛,包括可預設啟動時間。 檢查車輛狀態,如油量、機油、電池容量以及胎壓數據。 定位車輛位置,顯示在手機地圖上。 |
預計2017年推出 |
Volvo 數位鑰匙 | 推出數位鑰匙,能將鑰匙儲存至手機。 | 預計2017年推出 |
Honda CONNECT | 根據即時交通狀況,提供推薦行車路線及準確預測到達時刻等導航服務。 車載感應器會自行診斷的車輛訊息和故障訊息,將狀況通知特約服務店,提前進行車輛維護和修理的準備工作。 |
發展中 |
Toyota高精準度地圖 (High precision map generation system) |
藉由車載鏡頭及衛星定位裝置,蒐集道路影像與車輛位置,建立即時地圖資料庫,協助駕駛者注意路況,適時調整駕駛行為。 | 發展中 |
Hyundai 智慧交通 | Hyundai與Cisco合作發展「智慧交通」系統,根據即時交通資料,協助車輛規劃最佳路線。 | 發展中 |
Audi 駕駛輔助系統 |
可利用GPS判斷道路狀況,做駕駛模式調整建議(如下坡、入城時剎車回充電力)。 | 發展中 |
Continental eHorizon | 藉由eHorizon智能地圖,提供合作車廠分析道路狀況、駕駛模式,推算出最適路線以及最適車速,提升燃料使用效率。 | 發展中 |
Bosch Connected Horizon |
透過雲端圖資訊息,即時掌握詳細的地形資料、交通資訊,事先掌握易打滑等路面狀況,提高安全性。 | 發展中 |
資料來源:車輛中心彙整(2016/07)
影響車聯網普及之重要議題
車聯網的普及可支持汽車高度智慧化甚至自動駕駛,但在發展過程中,仍有重要議題需要政府、社會與各單位討論求取共識並且克服。
1. 車聯網安全與資料保護:車聯網讓車輛暴露在網路中,有心人士可藉由網路入侵控制汽車,因此如何讓車聯網絕對安全,將是首要克服的技術難題。
2. 法規:當涉及無人操作的車聯網功能上路後,許多駕駛安全規定須有所改變,例如車輛全自動停車時,駕駛人是否可允許下車,由車輛自行透過車聯網找到車位,無須監視車輛。
3. 測試示範場域:車聯網發展尚未成熟前,測試示範場域提供廠商模擬測試,確保其產品安全性與準確性,相關數據也可作為政府法令參考。
4. 環境標準:目前車聯網發展是以車廠與國家為背景各自發展,各國交通環境無法全然適用,未來國際車聯網標準、通信協定與交通號誌規則應有共同參考準則,方能有利車聯網的應用普及。
結論
車聯網賦予車輛與外界的溝通能力,使車輛更加智慧、安全與節能,應用功能極廣且蘊藏龐大商機,因此各車廠積極夥同合作廠商,共創車聯網的開發與應用。我國政府也透過政策與法人合作,如車輛中心的測試示範場域與工研院的「先進十字路口防撞警示系統」,孕育著車聯網環境,期盼能協助國內廠商在這波車聯網創新革命,取得與國際車廠的合作機會,搶食車聯網商機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