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如何應用CAE於自行車車架分析

2016 / 07 / 21

車輛中心 技術服務處 蔡起源

前言
自行車的發展由最早的有把手木製腳踢自行車開始,經過約200年的演化,逐漸呈現為目前大家所熟知的結構形狀。在自行車多年的演化過程中,其最大的改變在於最初由腳直接踏觸地板驅動前後輪,進而演變成由腳踏踏板經齒輪與鍊條驅動前後輪。此外,在輪圈方面也演化出鋼絲輪圈,並採用了橡皮充氣輪胎(如圖1)。在車架材質方面,也由最初的木質轉變成鐵質、鋼管及合金鋼、鈦合金及碳纖維等材料。

圖1. 單車結構演化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自行車的組成大致可分為車架系統、傳動系統、煞車系統、轉向系統、輪圈系統與其它附件,一般品牌廠商皆自行設計與製造車架,再採購其它系統進行組裝出廠,因為車架為整車的核心,決定了自行車整體的剛性與強度,也影響騎士的舒適性與安全性。車架的材質也由早期的木質、鋼材逐漸發展為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與碳纖維材質,並追求輕量化、舒適性與安全性之間的平衡。然不管最後設計採用何種材質,車架的設計都得符合銷售國之相關規範,如國內CNS 14976、CNS 15348、CNS 15349;歐洲EN 14764、EN 14765、EN 14766、EN 14781或中國大陸GB 3565-2005等規範。

在眾多的自行車車架材質與設計中,要如何迅速地評估材質與設計的可行性呢?CAE分析技術恰可在設計上扮演其重要的角色。例如:在自行車車架-水平力疲勞測試中,在過去的傳統設計流程中,廠商在面對問題時僅能試誤法(Trial & Error)的方式,藉由不斷的修改模具並進行測試,以驗證產品的性能,如此的設計流程將耗費較多的人時與費用,如能將CAE分析技術納入產品的開發流程中,在產品試作前先以CAE分析技術進行產品特性之模擬驗證,當模擬驗證通過要求時再進行產品試作,此流程可大幅降低修模與驗證所須的時間與成本...閱讀全文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