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LED車燈結露分析研究
車輛中心 技術服務處 賴文光
前言
LED燈具在早期常由於高功率的因素導致溫度過高,進而影響到燈具的壽命,因此過去較多時間著重在散熱問題的解決上。近年來,由於LED燈泡的改良及散熱設計技術的逐漸成熟,散熱問題大多已能獲得解決,但隨著使用者對車燈產品要求的提高,車燈結露已逐漸成為各個燈廠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車燈結露說明
當空氣之相對溼度超過100%以上時,空氣中的水氣就會在物體上凝結成露,此一現象稱之為結露,結露現象特別容易在濕度較高的區域發生。一般來說,當空氣溫度提升時,空氣的相對溼度就會隨之降低;相反地,當空氣溫度降低,相對溼度則隨之增加。
以車燈為例,假設當天空氣的相對濕度為80%,點燈後車燈內部的空氣溫度將從25℃升高至40℃左右(相對溼度假設降低至60%左右),若下了一場雨,雨水溫度15℃打在車燈的外鏡面上,車燈鏡面溫度就從40℃下降到15~20℃左右,此時靠近內鏡面的空氣溫度同樣會下降,造成了相對溼度的提高,而當空氣之相對濕度達到100%以上時,就會在車燈內鏡面上凝結成露。
車燈結露測試
一般車燈廠規的結露測試要求,往往會分為好幾個步驟,分別針對不同溫、濕度條件組合及車燈點燈與否的可能發生情境下,觀察車燈的結露狀況,但最後往往須車燈有點燈及進行灑水的情境下,才可能會有結露的情況產生。
車燈結露CAE分析
由於車燈結露測試分了好幾個步驟,且前幾個步驟(車燈未點燈時)不一定會發生結露的情形,若依照廠規測試步驟進行暫態結露CAE分析,會花上非常多的分析時間,是非常不符合效益的。因此,為了方便測試與分析可以進行比對,需要額外設計一個簡化的車燈結露CAE分析情境,且通常容易結露的位置並不會因為情境簡化後而改變。
本文研究之車燈結露情境,共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如表1所示。第一階段為車燈點燈,其主要目的在使車燈內部空氣溫度提升至穩態高溫;第二階段為車燈外鏡面灑上低溫水,目的在塑造車燈容易結露之情境,並觀察露水隨時間凝結及消散的情況;第三階段為停止灑水,以觀察車燈內鏡面之露水隨時間消散的情況...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