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北高兩市支持,台灣有機會引進電動汽車共享營運模式

2015 / 11 / 13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陳建青

今 (2015)年8月與10月,北高兩市市長先後提出電動汽車共享為都市發展的重要議題。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將YouBike的概念延伸至電動汽車「U-Car」與電動機車「U-Moto」;高雄市長陳菊更是帶著高雄市交通局前往法國考察Autolib,有意將此營運模式引入高雄。上述兩件事都點出了電動車的推行,除了業者配合,還需要政府的支持,方利於實踐「綠色交通」的理念。

汽車共享模式趨於成熟
汽車共享(Car Sharing)的概念,早在60年前就已在瑞士發起,至1980年代後期在歐洲逐漸將營運模式的雛型建立起來,近年由於環保意識抬頭,車商配合電動車的推行,再加上網路普及以及手機app的加持,汽車共享的營運模式已漸趨成熟,也從歐洲擴展至其他區域,如法國Autolib、德國Car2Go與Ford2Go、以及美國ZipCar都是現在非常成功的例子。

據德國汽車共享同業公會統計,全德國有近150家汽車共享業者,服務據點多達4千餘個,截至2014年底,已有100萬名會員。

Autolib自2008年起,從法國逐步擴展至荷蘭、加拿大等國。在巴黎市區,目前有近3千輛純電動車、900個租借點及4,700個充電樁。

以會員制,專用卡片隨租隨還
資料來源:Car2Go
高雄市長陳菊前往法國考察Autolib
資料來源:陳菊Facebook

新營運模式找出新客群,同時舒緩都市壅塞
根據德國汽車共享的經驗,使用客群大部分落於25至35歲間的年輕族群。對於這個族群,他們有用車的需求,可是卻不買車,因為對於他們而言,汽車漸漸不再是地位、財富的象徵,而只是代步工具。此外,一輛共享汽車,可取代5至10輛自用車,除了減少民眾購車的開銷,也可降低道路交通壅擠、減少廢氣排放,同時釋放更多公共空間,讓都市空間可做更好的規劃運用。

政府與業者合作,推行更方便的電動汽車共享服務
台灣目前運行的汽車共享服務,有和運租車推出的「iRent」,使用統一車款Yaris,營運據點分布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及花蓮市9個城市,31個站點,但礙於目前民間業者還不允許承租公共停車位,因此iRent只能在同個站點取車及還車,也降低了服務的方便性。

另一個案例是2013年由經濟部主導,與和運租車、交通部、日月潭風景管理處等單位合作推行的日月潭區智慧電動車先導運行計畫,使用19輛iQ-EV,32座小客車充電站,提供環日月潭EV-Sharing的服務。

北高兩市擁有完善的大眾運輸體系,包含公車、捷運、自行車,目前高雄輕軌也已進入試營運的階段,下一步,政府若能順利推行電動車共享,將能使大眾運輸系統做更有效率的運行,延續城市永續經營的理念。

和運租車推出iRent汽車共享服務 日月潭EV-Sharing
資料來源:和運租車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