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行車便利好幫手 –自動輔助駕駛技術
車輛中心 車電系統發展處 陳舜鴻
隸屬美國交通運輸部(DOT)下的高速公路安全局(NHTSA)明確將車輛自動化區分為5個等級(Level 0:完全無電子輔助設備、Level 1:搭載一個或多個特定電子控制功能、Level 2:擁有兩個以上的自動控制功能、Level 3:車輛多數時間自動行駛但需有人監控、Level 4:完全自動駕駛),而不論是無人駕駛或是自動輔助駕駛技術的開發,都是為了提高交通系統的使用效率與安全性,同時,所開發之智慧化車輛還具有應用靈活性高、營運低成本並兼具環境保護等多項優點;2012年5月美國內華達州機動車駕駛管理處依法頒發出第一張無人駕駛汽車的紅色許可牌照給Google以無人駕駛技術改裝的豐田油電車Prius,正式宣告了NHTSA所規範的Level 3自動化等級的來臨。
車輛中心(ARTC)自2010年起發展出自動停車系統(Auto-Parking System, APS),實可稱為國內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之先驅。然而,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已非單一技術所能含括,不論是車輛動態控制技術、駕駛生理訊號偵測技術、多重感測訊號融合技術、定位與姿態校正技術等,均屬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發展的範疇。ARTC憑藉著多年來於半自動輔助駕駛系統之開發經驗,著手設計自動輔助駕駛平台 -- 停車場域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其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該系統運用GPS定位技術導引車輛行駛於規劃路徑上,配合車身感測元件之回饋訊號,獲得車輛即時之動態訊息,透過智慧化控制技術可將車輛操控於規劃之行駛路線上;圖2為該系統之實車測試情況,該系統採用無線通訊技術選取可停車之空間,用以取代舊有之人工影像選擇方式,因此可於特定之停車場入口將車輛交由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執行自動停車與取車之功能,不僅可免除尋找停車位之麻煩,也增加了自動停車/取車之便利性,以及降低因駕駛者分心可能造成之碰撞,未來再配合駕駛生理狀態監控技術,可自動執行自動駕駛狀態之切換,達到更完整的輔助駕駛功能。
![]() |
圖1 停車場域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架構 |
![]() |
圖2 停車場域自動輔助駕駛系統開發 (A︰運用無線通訊模組選取停車空間,並驅動自動駕駛系統執行自動停車之功能。B︰自動駛入停車場域,自動排檔,自動轉向,自動停車。C︰運用無線通訊模組選擇停泊之車輛。 D︰自動駛離停車場域。) |
停車場域自動停車系統,透過感測單元偵測車輛週遭環境,主要應用技術包括停車位自動偵測功能、路徑導航與軌跡控制、障礙物偵測以及行動裝置選取停車格,以及執行自動停車/取車等功能。未來結合Connected Vehicle技術(Wi-Fi、DSRC、3G/4G、LTE、GPS)取得鄰車行車狀態、道路環境資訊,以資料融合方式進行車輛控制,可進一步達到安全、節能、便捷與舒適性。更兼具便利與實用;順著科技發展的洪流前進,目前在歐美各國已有高度自主駕駛技術轉移到車廠進行商品化之開發,相信不久無人駕駛車將真實出現在你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