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東南亞國協新車評價計畫(ASEAN NCAP)簡介

2014 / 01 / 15

車輛中心 技術服務處 林漢翔

新車評價計畫(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NCAP)是現今消費者購車時最重要的參考依據之一。其藉由各種指標性測試,如前方碰撞、側方碰撞、側方柱撞等,評估受測車種對於乘員或行人之保護成效,加以評分並轉為簡單易懂的「星等評價」,讓消費者能清楚明確的了解各車種的安全性。

美國(US-NCAP)是最早運行此計畫的國家,其後更有澳洲(ANCAP)、歐洲(Euro NCAP)、日本(JNCAP)、韓國(KNCAP)、中國大陸(C-NCAP)陸續展開計畫,不但令消費者安全意識抬頭,同時也藉由較法規更加嚴苛的測試,督促車輛製造商提供更完整的主被動安全配備,有效減少車輛事故中的傷亡率。

然近幾年科技發展迅速,各車廠普遍均能達到最高分的水準,但卻使消費者很難分辨出各車型的個別差異。因此,各地區NCAP也於2013年開始逐年修訂評價方法,除了提高鑑別度,更期許各車輛製造商能夠更進一步提升車輛安全,如2013年IIHS (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便將25%的小面積偏置碰撞納入評分項目中。

圖1 全球各地區NCAP

如今,NCAP已替各先進國家帶來顯著的效果,但新興市場因缺乏完備的法規,更無NCAP組織進行產品監督,經常得面臨車輛製造商為節省成本,刪去了成本較高的安全配備,如電子動態穩定系統(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ESC)、空氣囊等,亦或更換車體零組件原料、材質,這都會增加行車的危險性。

為協助新興市場推行與行車安全相關的知識與技術,Global NCAP於2011年應運而生,除提供各國NCAP組織一個交流研究的平台,更協助新興市場發展自有NCAP制度,Latin NCAP及ASEAN NCAP便是經由其輔導產出的新成員。

ASEAN NCAP於2012年正式展開,AS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為東南亞國協縮寫,其主要是集合東南亞區域國家的國際組織,包含近年發展迅速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與台灣不同的是,這些國家缺乏完善的安全標準或法規可以管理車輛的安全性能,如台灣的車輛安全檢測基準或是歐洲的EEC標準,因此,當地生產的車輛安全性並不高。

馬來西亞的道路安全研究所(Malaysian Institute of Road Safety Research,MIROS)注意到此一現象,於是積極與Global NCAP聯繫,並與澳洲ANCAP簽訂合作計畫,進行相關技術及制度等訓練及建立,發展屬於自己的評價制度,其於2011年9月15日正式啟動,更於2012年5月正式啟用MIROS PC3碰撞實驗室,執行首次ASEAN NCAP測試。

圖2 MIROS PC3碰撞實驗室外觀 圖3 MIROS PC3碰撞實驗室

目前ASEAN NCAP主要的評價項目分為成人及兒童保護,成人保護部份目前規劃64 km/hr前方偏置碰撞,藉解析測試人偶遭受碰撞後所展現出的傷害指數,來評斷各車型所能提供的保護能力。兒童保護部份則與Euro NCAP同樣使用18個月和3歲的兒童人偶,以兒童安全座椅架設於受測車上執行碰撞測試,來評價其性能。

圖4 ASEAN NCAP首撞測試 圖5 ASEAN NCAP首撞評價結果(資料來源:http://www.aseancap.org/)

ASEAN NCAP截至2014年1月已公佈了19款車型的評價結果,並與日本JARI簽定委任實驗室計畫,未來將欲評價之車型送至JARI進行測試,加速評價制度的實行,並期許帶動消費者行車安全意識,督促車輛製造商製造安全性更佳的車輛,以彌補當地缺乏相關法令規定的問題。

圖6 ASEAN NCAP評價結果(資料來源:http://www.aseancap.org/category/result/)

由東南亞ASEAN NCAP制度的執行,不難了解現今行車安全已不再是車輛製造大國獨有的福利。近年來,消費者也逐漸意識到行車安全的重要性,不論是主被動安全配備,或是防禦駕駛的都逐漸受到重視,車輛中心(ARTC)亦積極投入碰撞安全領域,目前實驗室能量與國際接軌,就技術面而言,執行NCAP新車評價已具備基本條件,若未來政府能參考ASEAN NCAP之模式建立我國自有的「TNCAP」制度,藉NCAP制度來發揮市場監督的效果,除可提供國人選購車輛的客觀參考外,相信能令國人行車安全更上一層樓。

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建置國內唯一的實車碰撞、台車模擬碰撞及高速攝影/影像分析研測技術,結合電腦輔助工程(CAE)技術,協助國內車輛產業(含車用3C),進行產品偵錯改良,提昇產品品質;透過國際間交流與合作,經由在地化的測試驗證,取得國外認可,可有效縮短外銷時程,本實驗室詳細介紹,請參考http://www.artc.org.tw/chinese/01_testing/05_01detail.aspx?pid=15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