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13/11重點產業新聞評析

2013 / 12 / 13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黃樑傑 整理


重點要聞評析:
1.車市甩淡季 11月過暖冬
11月是傳統車市淡季,以往市場規模多半在3萬輛以下,但今年一口氣跳增到3.47萬輛,年增率達到20.8%,超越車廠原先樂觀預估的3.2萬輛,累計今年掛牌量已達33萬9,451輛,只要12月掛牌達到3萬輛,即可達到業界對今年37萬輛的車市預估。
11月對市場影響最大的兩個車款,一是和泰Toyota Altis,一是裕日Nissan Sentra,由於重量級新車款推出,大量吸納買氣,Altis掛牌3,777輛,年增三成,Sentra掛牌1,765輛,比原定目標1,000輛增加近倍,因為這兩款車熱銷,帶動整體車市規模。

新聞評析:
11車市暴衝,Toyota Altis與Nissan Sentra功不可沒,兩款車輛合計銷售5,542輛,占整體車市就達16%。和泰與裕日也由於這兩款車熱銷,分別推升其單月銷量市占至33.8%與14.1%,其他品牌只能望其項背。而進口車熱銷也是挹注11月銷量成長的要角之一,台灣賓士單月熱銷1,578輛、寶馬熱銷1,424輛,太古福斯也有822 輛的表現。
12月台灣車市有望續旺,根據車商統計,12月1-10日掛牌數已超過6,000輛,較11月同期大增35%,2013年全年銷售成績將值得大家期待,2014年,裕隆更樂觀預估車市將直奔40萬輛。


2.BMW純電動車將上路 明年引進台灣
電動車大廠Tesla在北美熱賣,BMW台灣總代理汎德搶先一步在台引進BMW純電動車i3來台亮相。
汎德表示,BMW i3預計2014年6月才會來台銷售,在正式發表後,一般消費者將可在年底的車展看到這部純電動車。但由於台灣對於電動車的貨物稅減免優惠今年為最後一年,政府是否將延續目前情況未明,也影響到i3的售價。

新聞評析:
台灣電動車發展成果有目共睹,在電動車政策推廣下,目前台灣已有11家25款車型通過安審,259輛電動小客車上路運行,建置共468座充電座,完成50項電動車及關鍵零組件國家標準制定,並推動貨物與牌照稅等免稅優惠,逐漸打造一個適合電動車運行的良好環境。BMW此次來台引進綠色BMW i品牌,並發表電動車i3導入銷售,顯見BMW也認同台灣是相當適合電動車運行的國家,肯定台灣政策努力的成果。
由於綠色節能車輛是未來趨勢,相信政府將持續努力,建立台灣成為適合電動車運行的環境,讓更多電動車在台灣上路,讓世界看見台灣綠色之美。

3.KIA汽車國產計畫簽約啟動 兩款新車先亮相
隸屬於韓國Hyundai汽車集團旗下的KIA汽車,在國內車市缺席5年後,於11月27日宣布明年將重返台灣,新任總代理為馬來西亞「森那美汽車集團」,所成立的子公司「台灣森那美起亞股份有限公司」,與韓國KIA原廠正式簽訂技術授權合約,內容表示台灣森那美起亞,未來將在台尋求委託代工組裝新車廠商,預計2014年第3季後正式推出兩款國產新車:Picanto小車及Carens轎旅車。

新聞評析:
面對台灣這塊規模有限且競爭激烈的車市,KIA所憑藉的切入策略便是Picanto小車及Carens轎旅車。Picanto小車,動力使用1.0升3汽缸引擎,具備約82匹最大馬力,車價落在新台幣40萬元左右,Carens則是轎旅車,發展至今是第4代車款,車輛類型類似Toyota Wish。
KIA在台推出這兩車款具有兩個意義,一是利用新台幣40萬元的Picanto小車拓展台灣廉價車市場,二是補齊Hyundai在台欠缺的產品線,滿足喜愛韓系車的消費者需求。

4.氫燃料電池車 東京車展環保焦點
日本東京車展登場,今年各家車廠都把主力放在環保車,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豐田,豐田推出一款氫燃料電池車,充一次可以跑500公里,燃料用完只會排出水,完全零污染。
該車輛有可供4人乘坐的大空間,續航力達500公里,豐田很有信心,這輛車將引領未來100年的潮流。
氫氣車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充氣站太少,以日本為例,全國只有17個,且設一個加氣站,要花上5億日幣,現階段實在很難普及,但豐田態度樂觀,認為只要環保意識抬頭,環保車還是很有市場,未來2年將積極推廣,讓概念車量產上市。

新聞評析:
豐田展出預計於2015年量產的燃料電池車型FCV,動力功率達100kw,採用70MPa高壓氫罐。FCV售價約在300萬至500萬日圓,會率先在有加氫氣站的日本首都圈、關西與中部地區上市。東京車展HySUT也展出氫氣加氣機,和加氫燃料到NISSAN X-TRAIL燃料電池車之切割模型的示範,證實氫燃料補充之營運可行性。
從此次東京車展,我們已經見識到燃料電池車的技術瓶頸被逐漸克服,以及氫燃料傳遞補充的可行性,未來隨著氫燃料電池車製造與運行成本逐漸下滑,氫燃料電池車可望邁入實用階段。
 
5.最大規模自動駕駛路試,VOLVO「Drive Me」計畫2014年正式展開
VOLVO此次宣布的自動駕駛計畫,是由VOLVO主導,並結合瑞典交通局、瑞典運輸管理單位、Lindholmen Science Park科學園區等共同規劃,本次實驗的主要城市道路將位於瑞典哥德堡市(Gothenburg)周圍的特定道路,路程規劃為31英里(約為50公里),目的是進一步測試自動駕駛的安全性。
而之所以選定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市作為這次自動駕駛試驗的主要區域,主要也因為在所規劃的路程內,包含了主要的通勤幹道、高速高路等交通繁忙的地區,目的就是希望將自動駕駛帶入車潮中,與人群互動,進一步證明VOLVO在自動駕駛的卓越成效。
這項名為「Drive Me」的自動駕駛計畫完全依照德國聯邦公路科學研究所(Federal Highway Research Institute,BASt)的自動駕駛規章,駕駛還是能夠擁有自主駕駛的權力,預計將於2014年正式展開,除了以現行車輛最為自動駕駛車輛外,新一代的XC90也將在未來加入戰局,VOLVO階段目標是2017年達成100輛的自動駕駛車輛的運行計畫,最終目標當然還是2020年,所有VOLVO車輛達到零事故的願景。

新聞評析:
VOLVO 是最致力於推動自動駕駛的車廠之一,在2012年時,VOLVO就曾完成SARTRE自動駕駛實驗,由VOLVO重卡帶頭,引領S60、V60和XC60三輛車透過自動駕駛技術進行跟車。
而Google是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的領先者,目前已有12輛自動駕駛車,行駛超過50萬公里,2012年已在美國內華達州領牌。另外,GM、Benz和Nissan等都已宣布自動駕駛車上市時間表,以將自動駕駛車發展商品化為目標前進。
然而,目前自動駕駛車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在於「感測元件穩定性與準確度」、「各系統與車間通訊整合」、「電腦資訊系統的建置與更新」與「降低成本」等因素;此次 VOLVO透過「Drive Me」的自動駕駛計畫,可逐漸克服自動駕駛車技術瓶頸,取得自動駕駛技術領先地位。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