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車輛安全檢測基準第42項動態煞車改版上路
車輛中心 技術服務處 陳義承
車輛法規的項目有很多種,而法規的主要目的是用以確保廠商所製造的產品符合一定程度的安全標準。乍聽到「動態煞車法規」這個項目,相信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有點陌生,其實煞車法規的精神,在嚴格的要求車輛的製造廠在設計煞車系統時,能夠確保操作者在常態性的駕駛狀況下,能將車輛在一定程度的狀態下將車輛完全停止,是安全性要求裡面很重要的ㄧ項規範;目前,台灣車輛安全相關規定大部分都與歐洲各先進國家同步,所以更新法規的版本,也是目前歐規最新的版本。
目前車輛動態煞車試驗在技術,仍無法完全由實驗室平台來進行檢測,因此必須仰賴實車的煞車測試來進行檢測的動作,而在各家廠商的車型規格不盡相同的狀況下,就需要由一個統一的標準來界定的煞車性能的基準,而這個標準,就是由交通部所公告的「車輛安全檢測基準」中的第42項 動態煞車法規(最新版代號42-2)。
我國動態煞車法規在2012年經過一次重要的改版,從舊版的第42-1項基準更新為新版的第42-2項基準。法規內容中除了明訂客車(M類)、貨車(N類)、拖車(O類)、機車(L類)的基本煞車性能標準之外,在L類的規範要求和檢測方式也做了大幅度的變動,且在檢測程序上的要求更為嚴謹,包括製造廠的各項宣告(最高車速)、新增加的車輛磨合程序、與以往不同完全新式的煞車系統檢測方式(動力輔助、獨立常用煞車系統)、數據分析的計算方式、零組件(煞車來令片)在測試過程中溫度的動態量測等等;除外,針對舊版法規條文解釋上有未盡完美的部分條文,也做出了更精闢的解釋,請參考下表。
42-1與42-2 L類法規執行項目差異比較表 |
![]() |
車輛中心(ARTC)實車測試實驗室,持續在煞車測試相關技術能量上精進,除了測試工程師精準的檢測技術之外,更具備了精密度極高的各式檢測儀器,可以精確的測量減速度、煞車距離等,以符合新版煞車法規檢測的各項需求,在數據分析上更是鉅細靡遺且公正,更可提供法規諮詢等相關服務,全力協助送測業者進行檢測。
若您有相關檢測需求,歡迎您連繫 ARTC實車測試實驗室 陳銘旭工程師 047-811222分機2424 http://www.artc.org.tw/chinese/01_testing/05_01detail.aspx?p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