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個人導航世代來臨 室內定位技術 - 車載資通訊與定位技術應用

2013 / 07 / 12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綠能車輛發展處 電動車資通技術專案 王通溫

隨著智慧型通訊產品普及化,世界先進國家在發展智慧型運輸系統(ITS)產品已逐漸形成可攜式、微型化與高精確度商品戰,根據2013年五月份最新的 IDC Worldwide Quarterly Mobile Phone Tracker調查,智慧型手機以 Android與iOS品牌市占率最高,透過Google Map結合智慧型手機的使用,使得出門在外得以快速獲得行車問路資訊。Google Map 6.0最大特色是加入室內地圖定位的功能,它可以顯示某些特定公共設施的室內地圖,茲將室內定位的相關技術應用整理如下:

  • 蘋果推出WiFiSLAM加入手機塔台三角定位 AGPS,以及 Wi-Fi / WLAN 定位,iPhone 所有的定位應用都需經過 Map Kit Framework,蘋果公司可以藉由這些手持裝置傳回的 GPS 位置資訊,與 Wi-Fi fingerprint 對應,完成任何地點的定位工作。
  • NOKIA 努力於 Ovi Maps 上的改進,推出NOKIA Indoor Navigation 技術,詳細技術內容尚未對外公佈。
  • 高通創銳訊與思科(Cisco)共同合作,運用思科的無線基礎架構,提出室內定位技術,透過 Snapdragon智慧手機,或進入 Mobile Services Engine的 Wi-Fi 網路範圍內,可提供即時資訊給服務的客戶。
  • CSR公司推出了SiRFstarV架構,此一架構可接收GPS、Galileo、Glonass與北斗衛星訊號,同時在其平台中可由無線射頻系統接收Wi-Fi與3.5G訊號,同時將MEMS傳感器資訊結合,更有效提升室內定位以及導航問題的精準度,未來可實現室內到室外的無縫連接技術。

室內導航技術中,對於室內停車場之應用,可透過室內地圖呈現車輛即時位置,常見的技術以Wi-Fi環境為基礎,透過定位伺服器將環境中無線AP所蒐集到的訊息記錄,依據訊號強度建立訊號紋資料庫,經由資料比對與估算後回傳正確位置資訊提供定位者使用,一旦使用者進入室內環境時,便可利用環境建置的定位服務,實現室內到室外的無縫連接技術(如圖1所示)。另外,慣性導航系統藉由慣性元件的輔助,亦可以獲得即時的室內定位資訊,如圖2所示,慣性導航系統開發包括提供速度、位移的加速度計(Accelerometer)與提供方位角(Heading)資訊的陀螺儀(Gyroscope),一般慣性元件在短時間內會產生積分誤差,此時,利用觀測車身的速度與航向角度變化,可將積分誤差修正,而車身訊號透過控制器區域網路(CAN)介面結合車身轉向系統(Steering sensor)與輪速感測器(Wheel speed sensor)。

圖1 車輛中心室內停車場應用架構圖
圖2 慣性導航元件與Wi-Fi輔助室內定位結構說明

目前車輛中心(ARTC)整合了Wi-Fi定位、慣性元件與控制器區域網路相關技術,進而研發適用於車載動態感測參數演算法,可長時間提供穩定的空間定位資訊,主要應用並適合大型購物商場與機場停車管理系統,將進入系統之車輛經緯度座標換算成相對區域導航座標,實現室內到室外的無縫連接技術。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