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13/04 重點新聞回顧

2013 / 05 / 14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產業發展處 產業推進課  陳柏豪整理


重點要聞評析:
1.台灣4月車市2.9萬輛 低於預期
 交通部數據所統計,4月國內新車領牌總數為2.88萬輛,比起去年同期微幅成長0.8%,但仍使車商感到憂心。主因為2012年4月份油電雙漲,導致消費者不敢購車,車輛銷售不佳,基期偏低,如今市場卻僅繳出與去年平盤的表現,使車商對2013年上半年市場預期轉為保守。
儘管4月車市低迷,但仍有廠商逆勢成長。和泰車繳出單月市占率34%的高峰,裕日車在Big Tidda新車型的刺激下繳出逾1,300輛的好成績,豪華進口品牌寶馬4月份掛牌車輛破千輛,比3月成長20%,裕隆亦在自創品牌納智捷新車帶領下,4月銷售超過500輛,相較去年同期成長逾5成,未來表現可期。

新聞評析
4月份國內車市低迷,受因於兩大因素,日圓劇烈貶值以及國內經濟成長動能不如預期影響。日圓劇烈貶值,Mazda於3月份刺激其品牌買氣增加,但其餘日系車廠採取不同的行銷策略,車廠間促銷不一致且日圓貶值仍持續,使原有意購車的消費者更加遲疑觀望,並抱持著新車降價心態暫緩購車。另一方面,首季經濟成長率不及原預估一半,使民眾消費信心低落。展望5月,在民眾須繳交所得稅,支出大增,及國內經濟成長仍低迷的情況下,預估新領牌數與4月份持平。

2. 第29屆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落幕 訂單大爆發
四月十三日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落幕,聯合「台灣國際機車展」及「台灣國際電動車展」及「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總計有1,350家廠商參展、使用3,630個攤位,吸引國內外參觀者超過6.5萬名。
國外買主登記總數超越去年,其中以日本最高,其次依序為美國、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印尼,其中更包含德國奧迪汽車集團、美國第二大汽車零組件銷售通路商ADVANCE AUTO PARTS、澳洲最大零組件進口商SSS AUTO PARTS PTY LTD、印尼最大機械五金供應商KAWAN LAMA PT等重量級買主。外貿協會預估,此次會展創造超過13億美元(約新台幣390億元)商機。

新聞評析 
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約2,800家廠商,2012年創造2,263億產值,其中外銷市場產值高達1,948億,近九成供應國內外售後市場,年成長5.41%,創歷史新高,顯示台灣汽車零組件的高度國際競爭力。
2013年第一季受惠於全球氣候異常,四月份美國及歐洲市場部份地區仍大雪紛飛,交通事故發生機率提高,進一步刺激汽車碰撞零件的需求,如保險桿、車燈、鈑金零件、水箱等,透過此次的會展,更使得國內AM零件業者外銷業績進一步攀升,預估2013年產值將再創新高。
 
3. 低碳fun電 日月潭智慧電動車先導運行專案正式上路
經濟部於4月23日正式啟動「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智慧電動車先導運行專案」,消費者可從台灣各地透過高鐵、台灣好行觀光巴士或飯店接駁車至日月潭水社遊客中心的和運智慧電動車據點,使用悠遊卡「Easy 租車及還車」;亦即一卡在手,享受『TOYOTA EV Sharing』的低碳樂活行程。同時,結合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中華電信、宇碩電子(華碩集團)所規劃的智慧電網,在每台車上配備有智慧導覽服務系統(Advanced Navigation System),車主可在已與車用主機整合的平板電腦上,輕鬆獲得即時動態導覽、興趣點導覽、語音導覽、Google 地圖/衛星地圖、立即導航、停車位/充電站、網路電台、美食/商店/住宿資訊等服務,以提供消費者更完善的駕駛與旅遊體驗。民眾不僅享受日月潭的明媚風光,更為地球永續和諧進一份心力。

新聞評析
日月潭案不僅首次結合經濟部、交通部及環保署跨部會資源,更集結各業者力量,實現電動載具環潭無縫轉乘之創舉,打造日月潭清新節能的無碳旅遊的優質環境,也提供民眾更加便利與環保的旅程,兼顧產業發展、帶動在地觀光發展以及民眾體驗之多贏局面。
目前,在智慧電動車先導運行推動下,全台現已有221輛電動車上路運行、394座充電設施提供充電服務等初步成果。未來,經濟部也將持續精進推動智慧電動車先導運行計畫,運用我國產業既有優勢,並結合觀光資源行銷台灣,後續將導入更多元之電動車型,創造不同商業營運模式,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及擴大智慧加值應用,以擴大電動車服務層面,持續促進產業發展。


4. 安倍經濟學 帶領日本汽車產業走向光明
近年全球汽車產業變動劇烈,2008年金融海嘯的影響仍餘波盪漾,美國逐步復甦,但何時重返顛峰仍未知;歐債危機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汽車市場仍持續低迷。日本汽車廠更受到自然環境以及人為的雙重衝擊,包括311日本東北大地震、泰國洪水,以及大陸反日情緒、日圓升值,挑戰著日本汽車產業的營運能力。
2013年安倍晉三上任,終對汽車產業露出曙光。「安倍經濟學」提出金融政策、財政政策與經濟增長戰略的3大基本方針,為日本汽車產業注入一股新活力,其中對汽車業界產生巨大影響的是日元貶值效應、公共投資以及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帶領日本汽車產業走向光明。

新聞評析
日圓貶值為日本汽車產業提供強而有利的競爭優勢,例如以3萬美元價格供貨的汽車計算,當1美元兌換75日圓跌至95日圓時,銷售額則將增加60萬日圓,大幅增加出口匯兌的優勢,日本車商也透過增加的利潤增加行銷支出刺激銷售或新增海外銷售版圖,亦投入研究開發與設備投資,厚植長期競爭力。
透過貨幣政策扭轉日本汽車出口的劣勢,然日本汽車公司仍需本質上具體改變,削減不必要的支出使效益極大化、具體的研發成果商品化,以及推出契合當地市場需求的產品等,外部環境更需注意中國反日情懷的影響,才能使日本汽車產業邁開步伐向前,領先全球。
同為出口導向的台灣車輛產業,則需多加留意日圓、美元以及台幣之間的匯率走勢,以防因匯率差異而降損產品競爭力。

5. 福斯第一季營收下滑 中國大陸比例持續增加
歐洲汽車廠商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 AG)2013年第一季共銷售231.4萬輛,較2012年同期增長4.8%,但營收456.65億歐元,較2012年同期下滑1.6%,純利潤僅為23.44億歐元,較去年減少26%。儘管經濟環境不樂觀,第一季營收下滑,但集團仍對原先預期目標充滿信心。
值得一提,雖歐洲汽車銷售下滑,但於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攀升,整體利潤於第一季達11.56億歐元,占福斯集團整體比例高達49.32%,較去年同期增長高達36.3%。

新聞評析
福斯集團銷售量上揚,但營收卻下滑,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德國對歐債危機的憂慮使3月份當地需求遽降,導致歐洲汽車銷售降至20年低點;第二,福斯於第一季提列新一代Skoda Octavia、模組化工具系統的支出,以及收購Porsche品牌的成本,龐大的支出壓低獲利表現。
中國大陸市場則受惠於先期Santana與Jetta兩款車款打下良好基礎,以及產品線涵蓋完整,使得福斯集團於中國大陸市場獲得佳績。未來在產能規劃上更新增安亭、南京、儀徵、寧波、新疆五地的工廠建設,朝向年產400萬量目標。在產能供給充足的情況下,預期中國大陸銷量有望再創新高,為福斯集團注入一股強心針,彌補歐洲景氣所導致的低迷買氣。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