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13年3月重點新聞回顧

2013 / 04 / 12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國際合作部 產業發展課 黃樑傑 整理


重點要聞評析:
1.促銷有效!3月車市衰幅收斂 多家國產車銷量月增衝破50%
車市進入淡季後,3月總車市掛牌數27,472輛,雖不及業者預期的3萬輛,仍較2月成長35.9%,較2012年同期下滑16.7%,衰退幅度已逐漸收斂,其中,和泰車的TOYOTA月市占率跌破30%,但多數國產車廠包括中華車MITSUBISHI、裕日車Nissan以及HONDA、Ford皆較2月大幅成長50-80%不等,顯示在促銷下換車需求逐漸顯現,車商多預期,6月後進入旺季銷售高峰,銷量將可明顯轉強。
累計第1季車市掛牌數達90,287輛,年減5.7%,仍以TOYOTA市占34.1%穩居市占王,年減5.9%,比起MITSUBISHI和Nissan皆年減逾20%,表現相對穩健。
TOYOTA 3月單月掛牌7,978輛,月減4.9%、年減25.6%;MITSUBISHI賣出3,749輛,月增83%、年減20.5%;Nissan月銷3,270輛,月增51.7%、年減14.7%。
特別的是,進口車Benz也相當熱銷,3月銷售達1,471輛,除了落後國產TOYOTA、MITSUBISHI和Nissan外,僅次Honda和Ford,月銷量已超越三陽代理的HYUNDAI,市占率衝上5.4%,總排名擠進第6,不僅月增75.1%、也較2012年同期成長17.9%,年增幅度僅次於Honda,顯示高端車市買氣受景氣衝擊不大。

新聞評析:
日圓從2012年10月到2013年3月貶值幅度達16.7%,導致國內消費者對於日系車商品持觀望態度,希望可以等到日圓貶值的效果反應在車價時再進場消費,導致車市買氣停滯不前。
車廠為挽回市場信心,Mazda首先發難直接降低車價,然而多數車廠為避免打壞市場秩序,影響先前購買的消費者權益,並未跟進降價,而是選擇在車市淡季加大促銷優惠,吸引消費者進場。儘管車廠因應日幣貶值作法不一,但是汽車降價幅度應該都會反應實際成交價上,因此近期有意想購買汽車的消費者不妨進場多詢問,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折扣或優惠喔。

2.重機銷售競速 國產Q1首贏進口
政府2012年中開放黃牌(250cc~550cc)重型機車上快速道路,帶起國內新一波重機熱。國產重機趁勢崛起,2013年銷量首度超越進口重機,銷售曲線出現黃金交叉。機車業新兵宏佳騰急起直追,推出首款黃牌重機ELiTE 300i,搶食年銷上看萬輛的台灣重機市場。
據監理所統計,2012年上半年重機銷售約2,366輛,但下半年卻倍增至5,233輛,業者直指,與政府在下半年開放黃牌重機上快速道路有直接關係。
黃牌重機中,以速克達機種兼具價格優勢、騎乘舒適與便利性,相較一般跨騎式重機,更能獲得一般騎士的青睞,銷售直線上升,是帶動國產重機超越進口重機關鍵。
2013年隨著光陽、三陽等國內機車業者,陸續推出新款黃牌重機搶市下,帶動整體國產重機銷量成長,2013年1月~3月上旬累積銷量達1,288輛,首度超過進口重機的1,031輛,國產重機市占比來到55.5%的歷史新高,國產與進口重機市占率曲線出現黃金交叉,機車業者看好國產重機的市占曲線有機會繼續走高。

新聞評析:
不若傳統機車市場冷颼颼,重機市場正熱呼呼的高速加溫當中。受惠快速道路開放重機上路,國內有越來越多車友,購買重機作為旅遊交通工具,享受重機帶來的運動感與娛樂性。
為爭奪國內逐漸擴張的重車商機,重機三雄光陽、三陽與宏佳騰積極備戰,目前光陽重機產品最為全面,三陽則積極推出新車,宏佳騰選擇以單一明星產品應戰,三者的銷售策略都為公司在重機界搶下一席之地。
而國內重機性能同樣也是快速進化,如宏佳騰2013年推出的重機產品,就具有鋁合金踏版、對向6活塞煞車卡鉗、可調式雙後氮氣避震器、DELFI 16位元噴射引擎等進口重車級配備,競爭力毫不遜於國外進口重機。相信在國內種機業者良性競爭下,不僅國內越來越多人可享受重機帶來的趣味性,也可推升國產重機市占率,帶動重機供應鏈擴張以及產值高度成長。


3.美國車市銷售衝鋒 復甦馬力夯
美國汽車銷售3月再創佳績,底特律三大車廠不約而同寫下五年來最佳銷售紀錄,為車市持續復甦再添新證。
Autodata的資料顯示,3月美國汽車銷售比2012年同期成長3.4%至145萬輛,換算成年率為1,530萬輛,同樣優於2012年同期的1,410萬輛。
美國汽車業龍頭通用(GM)3月銷售年增6.4%至24.6萬輛,旗艦品牌雪佛蘭銷售持平,但凱迪拉克和Buick分別勁揚50%和37%。
福特3月銷售攀升5.7%至23.6萬輛,表現為2007年5月來最佳。
其中中型房車Fusion業績首度突破3萬輛,Escape休旅車銷售也躍增逾27%。F系列小貨卡(pickup)銷售成長16%。
克萊斯勒3月銷售年增5%至17.1萬多輛,但增幅不如前幾個月,突顯該公司必須推出新款式以刺激買氣。Dodge品牌轎車業績創2012年夏季上市以來最佳。此外,Ram小貨卡業績較2012年同期成長25%,但卡車整體銷售萎縮2.1%。
日本車廠3月銷售同步攀升。豐田業績小增1%至20.5萬輛,改版的Avalon房車銷售倍增,但銷售量最大的Camry系列萎縮11%。
日產3月銷售也比2012年同期增加1%至13.7萬輛,電動車Leaf 業績創有始以來最佳,賣出2,200輛。本田銷售增加7.1%至13.6萬輛,主要拜Acura品牌銷售激增26%所賜。
南韓車廠銷售逆勢下滑,起亞(Kia)和現代(Hyundai)分別萎縮15%和下滑2%。

新聞評析:
2012年美國車市大增13.5%,2013年同樣維持強勢成長階段,各大車廠雨露均霑獲得不錯的銷售成績。
美國三大車廠銷量成長率都超過5%,是此波美國車市成長最大贏家,日本車廠以本田表現最佳,銷量成長達7%,豐田與日產銷量微增。韓國車廠Hyundai-Kia由於久無推出新車款,加上其他廠商強力競爭排擠下,市占快速萎縮,由2012年的8.4%下滑至2013年1-3月的7.5%,Hyundai-Kia預計推出多款新車包括Kia k3、k7與soul挽回市場頹勢。
值得一提的是,日產純電動車Leaf單月銷量創下破紀錄2,200輛佳績,顯現美國民眾對於純電動車的接受度逐漸提升當中,這主要得歸功於日產將Leaf導入美國在地化生產降低售價的18%,以及充電效率與其他性能的改良。 
 
4.現代、起亞 在美召修170萬輛
 南韓汽車龍頭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與子公司起亞(Kia Motors),因煞車燈開關和定速巡航控制等電子故障,在美國召修多項車款,合計共逾170萬輛汽車。
現代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官網上表示,約110萬輛汽車可能機能失常而必須召修,這些汽車因電子問題可能導致煞車燈無法亮起來,定速巡航控制可能無法關閉而導致撞車風險升高。起亞因同樣問題,也在美國召修623,658輛汽車。
而現代與起亞因為同樣的煞車燈故障,也在南韓召修16萬輛汽車。然現代表示,煞車燈開關故障讓受影響的電子系統間歇性運作失常,但不會影響煞車系統。

新聞評析:
Hyundai-Kia是近年來全球崛起最快的汽車集團,2008年金融海嘯時透過失業即可退車的大膽行銷策略,成功打入美國市場,2012年在美國賣出共126萬輛汽車與小貨車,然而銷量急速擴張後,很有可能面臨的就是品管瑕疵問題。
此種情況的前車之鑑為Toyota,Toyota在2008年市占高速擴張且剛登上全球車廠龍頭後,過不久即因為汽車剎車踏板問題,陷入無限輪迴的召回事件,市場對於Toyota的信心嚴重流失,導致銷量急速下墜。而如今Hyundai-Kia同樣也是因為銷量高速擴張,導致定速巡航系統的電子故障可能而面臨大量召回問題,且召回規模與Hyundai-Kia美國年銷量相當,此次Hyundai-Kia勢必得好好處理相關問題,以避免重蹈Toyota剎車門之覆轍。


5.燃料電池費用大降 日將推量產車款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汽車大廠準備在2015年推出燃料電池車,售價約500萬日圓(約156萬台幣),與10年前估計,其售價要逾1億日圓才符合生產成本的情況相比,技術的進步讓號稱最環保的燃料電池車,終於到了具經濟效益的地步。
燃料電池車是利用氫氣與氧氣的結合反應作用來發電,為汽車產生動力來源,水是唯一被製造出來的副產品;其效能跟汽油相比,可讓汽車行駛一樣遠甚至更遠。
車商早期因為汽油價高昂和環保因素等考慮,而把發展重點放在電動車身上,但電動車開不遠和充電時間長,讓其市場接受度受到限制。加上自從福島發生核災後,日本許多核電廠停止運作,難以維持穩定供電,而讓電動車在日本市場的發展遭受挑戰。
但拜科技革新之賜,讓燃料電池車價格得以大減,現在的車用壓縮氫氣儲存槽堅固而小巧,碳纖維材質更減輕儲存槽的重量。

新聞評析:
各個車廠發展燃料電池車已久,Mercedes、Toyota、Honda與Hyundai是燃料電池車的技術領先車廠。Mercedes早已在歐洲各地推出燃料電動巴士進行示範運行,Toyota研發燃料電池車已經到了最後階段,預計在2015年推出首輛量產的燃料電池車FCV-R,而Honda與Hyundai也不約而同,同樣在2015年分別將FCX Clarity與ix35 Fuel Cell上市,2015年將是燃料電池車發展的里程碑。
同時,燃料電池車的動力設計也開始多元化,動力來源不只是燃料電池,可能還包含鋰電池與超級電容,以及多顆馬達,透過適當的動力配置提供車輛高動力與高節能,並延長燃料電池車續航力。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