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電動車實驗運行測試技術簡介

2013 / 03 / 14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試車場部/實車測試課 黃榮章

因應電動車的發展趨勢,各國政府於擬定電動車產業相關發展計畫時,莫不積極推動國家產業策略以激勵相關電動車產業,並輔以建構完善電動車相關基礎建設與法規標準,讓初期運行推動更加順利。經蒐集國外相關運行推動資訊,執行的方式大致上可區分為「封閉式小區域之實驗運行」及「半封閉式區域或固定路線之示範運行」的兩種方式,如表1所示。

對於新開發的電動車在尚無於實際道路運行的經驗前,於封閉性的區域或測試道路(如試車場)執行實驗性質的運行測試,雖無法涵蓋車輛實際使用的道路型態及操作變因,但可降低其車輛運行的風險(如交通事故、碰撞、故障處理等),並較容易控制各項性能測試變因(如車速、溫度、續航性等)。

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 DOE)於1996年起推動電動車封閉區域運行驗證測試計畫(Field Operation Program)即為一個成功案例,該計畫主要目的為評估電動車於現實生活環境使用的適用性、車輛性能及成本,以促進技術發展、建構操作環境、實現聯邦車隊使用電動車的政策及提昇使用電動車全面性的體驗及接受度。另外,除了上述之封閉區域實驗運行外,為能更貼近未來使用環境,且提供未來潛在使用者的信心及熟悉度,也可直接於特定城市、區域或路線投入示範運行,近期因技術上已逐漸成熟,此半封閉模式紛紛受到世界各國或製造廠採用。

車輛中心自2011年起,在經濟部科技專案計畫的經費支持下,著手進行電動車試車場實驗運行的研究規劃(如圖一)與推動工作,主要協助整車廠、零組件廠於產品研發階段,利用實驗運行平台進行實際道路狀況模擬試驗,以蒐集智慧電動車產品技術、設計上之缺失,儘早進行修正;此外,考量零組件廠在產品開發期間,較難自行進行整車試驗,導致無整車搭載試驗實績向市場驗證,故藉此計畫透過驗證平台車輛協助相關零組件廠早日商品化,儘早切入國際電動車供應鏈。

 

圖一 電動車實驗運行規劃流程

在計畫成果中,除了建立了一套電動車模擬市場道路使用條件之試車場運行測試程序外,並應用此程序建構了可於實驗室進行動力鋰電池循環壽命評估之動態放電測試模式(如圖二)。首先,蒐集車輛於台灣市場道路之使用比例,作為實驗運行路線規劃之參考;接著,考量電動車開發初期實車測試之風險性,故依市場道路使用比例原則規劃於車輛中心試車場執行之運行測試程序;最後,將目標電池搭載於一部整車平台車上進行1,000公里運行測試,透過運行期間車輛運作時相關硬體與環境設施之回饋,所即時量測之車速、鋰電池電壓及電流等參數資料,建立動力鋰電池功率特性測試模式,以為後續研發單位對於動力電池性能驗證測試之參考。

圖二 市場道路動力鋰電池模組動態放電測試模式[1]

此外,並針對多家整車廠及零組件廠開發之新車型或新產品(如動力電池、馬達驅控器、電動空調等),依其個別之特殊驗證需求,逐一規劃適用之試車場運行測試程序,並完成短里程的新車型或新產品搭載平台車之開發初期運行測試驗證,藉此找尋車輛或產品相關之問題點,提供研發人員作為其後續之設計改良或性能提昇之參考。

參考文獻
[1] 林信賢、李建德、黃榮章,車輛工業月刊第214期,第45~52頁。

如需進一步了解電動車試車場實驗運行相關資訊或您有相關測試驗證需求,請洽車輛中心:黃榮章 工程師:聯絡電話:04-7811222分機2435,
e-mail:hermanhwang@artc.org.tw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