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Bosch電動車及節能關鍵車電佈局分析

2013 / 02 / 06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產業發展處 產業推進課 黃樑傑 整理


Bosch (德國博世集團)是汽車零組件產業的最大巨擘,年營收超過500億歐元,合作對象遍及全球知名車廠。而由於近幾年亞洲車市崛起,Bosch積極與亞洲車商合作,營運重心慢慢移向亞洲市場。

Bosch創新技術引領全球輛產業大潮流
Bosch的汽車關鍵組件的創新研發對於車輛產業的技術演進非常具有影響力。Bosch的重要創新技術有引擎動力的柴油共軌、汽油缸內直噴、渦輪加壓與高壓電磁閥技術等;車電類的ABS防煞車鎖死系統、ESP電子動態穩定系統、ACC巡航系統、雷達與影像偵測系統等。這些都是汽車界首屈一指的創新技術,有效提升車輛的節能性、安全性及舒適性。

資料來源:Bosch;新聞資料;車輛中心整理(2013/1)
圖:Bosch的重要技術創新一覽表

除此,由於近年各國環保法規不斷加嚴,車輛節能技術開始轉入電動車關鍵技術的研發,而Bosch為因應此一波全球車輛產業最大改革:電動車革命,所以從2005年開始,每年也投入4億歐元開發電動車關鍵技術。並且,Bosch預期2020年油電混合車、插電式混合電動車與純電動車將占全球轎車產量的10%。

技術邁入實戰階段,Bosch加速電動車產業崛起
Bosch在電動車領域的創新重要里程碑,包括2010年開始量產並聯式油電與純電動車系統,2011年將鋰電池導入示範運行的電動車輛進行測試,並在新加坡導入充電站連線網絡,2012年開始量產電動車馬達。
在電動車系統方面,目前Bosch已經與13家車廠合作開發21套油電混合系統與純電動車系統進入量產,並於2013年首度導入柴油混合動力系統,進一步提升車輛節能性。
在動力電池方面,Bosch於2011年與Samsung(韓國三星集團)合資成立SB LiMotive,專司電動車動力電池開發與生產,不過該公司於2012年解散,隨後Bosch獨自成立電池系統管理公司,並接手SB LiMotive所有的電池系統專案,同時將Samsung SDI 規劃為潛在電池供應商。首輛採用Bosch動力電池的電動車是義大利Fiat 500e車款。該車款在2013年開始量產,宣告Bosch的電池技術邁入實際應用階段。

在動力馬達方面,Bosch與Daimler合資成立EM-motive拓展動力馬達量產業務,目前已在德國Hildesheim 工廠開始量產,預計到2020年可生產100萬顆的動力馬達。
另外,Bosch 2011年在新加坡建立充電站連線網絡,供電動車駕駛於線上搜尋及預約充電站,降低民眾對於充電站建構不足之疑慮。這套系統的特色是採取開放性架構,可允許車廠、充電站營運商與或其他業者整合其充電服務,透過充電網絡平台的開放吸引各方業者加入營運,共同推動充電站環境的完善建構。

除了上述技術之外,Bosch也開發相關節能車電,例如怠速熄火系統,該產品效能可降低5%燃油,2011年底Bosch已經生產出500萬顆。未來怠速熄火系統的技術目標,將把熄火時間擴散至包含所有油門停止時間,以進一步降低引擎空轉時間,增加燃油效率。另外,Bosch也開發驅動軸運轉分割技術,允許電動車部分四輪驅動,提升電動車行駛性能。

政府輔導,國內電動車產業正隨全球電動車狂潮快速崛起
根據Bosch預期,2020年油電混合車、插電式油電混合車與純電動車占全球車市將達10%。台灣面對這股車輛產業新潮流與新機會,政府與廠商都已經做好準備,搭上這波車輛產業大趨勢商機。
國內政府已於2009年頒布「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輔導廠商發展電動車技術能量,支持充電站周邊建設,降低電動車進入市場的摩擦,至今成果斐然。據統計,國內已有數百輛電動轎車與數十輛電動巴士上路,國內充電站建設已逾兩百座以上,同時有各種不同商業型態的電動車示範運行正在上路測試,成為國際相爭模仿之亮點。期望透過政策支持,建立台灣電動車產業合宜發展環境,孕育國內電動車廠商快速萌芽成長,率先卡位電動車龐大商機。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