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12/08重點產業新聞評析

2012 / 09 / 13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國際合作部 產業發展課 黃樑傑 整理
 

重點要聞評析:
1.8月車市掛牌數 年增11%
鬼月車市淡季,8月車市銷售2.5萬輛,月減逾 3成,年增逾11%,年增率表現最亮眼的車廠分別是和泰及三陽。
根據交通部數據所統計,8月新車掛牌數2.58萬輛,年增11.6%;累計2012年前8月新車掛牌數25.26萬輛,年增0.6%。
車廠前5大排名方面,和泰8月依舊以8,804輛、市占率34.1%拿下龍頭,年增23.2%。中華三菱掛牌2,900輛,市占率11.2%,年增6.1%。
裕隆日產掛牌2,814輛,市占率10.9%,年增8.9%。台灣本田掛牌1,465輛,市占率5.7%,年增率負成長6.5%。三陽現代掛牌1,297輛,市占率5%,年增40.5%。
三陽的年增率高達40.5%,主要是現代汽車新款國產轎車「Elantra」熱賣,創下8月年增率高居前5大車廠之冠。

新聞評析:
8月車市不畏鬼月與歐債兩大不利因素夾擊,繳出2.5萬輛的銷售成績,累積8月底為止,台灣汽車銷量達到25.26萬輛,表現還勝過2011年同期,更跌破專家年初的衰退預測。
2012年年初,台灣總體經濟表現不佳,車廠再三下調全年預估銷量,但2012前8個月的車市表現穩定,完全沒有衰退情形發生。探討2012年台灣車市在經濟蕭條中仍能淡定演出的原因,除了國產車傾力促銷之外,進口車也扮演奇兵角色,推出超低價入門車款引爆消費者買氣。

 
2.裕隆、和泰、中華車 海外競逐
納智捷要搶進俄羅斯市場,和泰旗下國瑞汽車2012年外銷中東上看6萬輛,中華車也開始替日本三菱代工外銷車款,台灣車廠衝刺外銷市場全面啟動。台灣車廠藉由拓展外銷市場,創造生產的規模經濟,提升產業競爭力已成業界共識。
裕隆旗下納智捷的布局相當多元,除俄羅斯市場外,裕隆與東風汽車合作、在中國大陸生產銷售納智捷品牌汽車。另外,納智捷已在越南與多明尼加建立經銷網路,作為攻占海外市場的灘頭堡,目前並積極規劃進入中東與歐洲市場,而隨著單價較低的房車Sedan正式上市,預料2012與2013年兩年整車外銷量會大幅成長。
和泰車與日本豐田共同投資的台灣製造廠國瑞汽車,是車廠外銷的最佳代表,2011年5萬636輛的整車外銷輸出台數打破國瑞歷史紀錄,同時突破台灣汽車整車外銷的歷史新紀錄。
除了產量之外,國瑞汽車為豐田代工、外銷到中東地區,並成功獲得當地市場的肯定。國瑞汽車的生產品質、成本控制都獲得印證,未來在日本本地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條件逐漸轉差,國瑞汽車將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華車一直以來,都以自己的中華車品牌外銷海外,2012年開始則將為三菱代工、以三菱的品牌外銷到中東,9月初第1批代工訂單即將外銷,未來數量、外銷的車款都將會愈來愈多。
車廠指出,不管未來車廠代工的產品銷往中國大陸或是其他地區,以目前成功,即印證台灣車廠的,在這項條件支持之下,未來還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新聞評析:
繼國瑞2010年啟動整車外銷計畫之後,裕隆集團的中華車與納智捷也即刻加入整車外銷行列,其中中華車銷往中東的首批千輛Fortis已於2012年9月6日正式啟航,納智捷則已於越南、多明尼加與中東建立經銷網路,爾後預計2012年第3季在俄羅斯導入整車銷售。
國瑞車廠經由日本母廠認同、代工銷售海外地區的模式,成功印證國內整車的組裝品質與成本控制,並獲得巨大成功,未來中華車在此模式之下,相信同樣會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而自主品牌的納智捷,則由於沒有母廠的匡制,外銷策略更有彈性,同時也是更有機會獲得豐碩成果。

 
3.要價400萬日圓,Honda Fit EV日本開賣
2011年洛杉磯車展中,Honda運用旗下的小型掀背產品Fit為基礎,發表Fit EV電動概念車,並且預告在2012年時將其量產上市。在2012年7月下旬,Honda以美國市場為先鋒,運用租賃的方式首度推出Fit EV。2012年8月,Fit EV終於回到日本市場正式開賣,開出400萬日圓的價格,讓消費者能夠正式擁有Fit EV的所有權而非僅是使用權。
Fit EV擁有92kW (約125匹馬力) ,以及26.1公斤米最大扭力輸出的同軸電動馬達,能夠讓Fit EV擁有時速114公里的極速表現。搭配安裝於車身底部、容量20kWH的鋰電池阻,在JC08的測試模式之下,可以為Fit EV提供225公里的續航力,每公里的平均耗電量約為106WH左右。運用快充設備進行充電能在20分鐘左右完成,使用一般200伏特的家用插座則需大約6個小時左右。
為了讓Fit EV達到225公里的最大續航力,Honda為其選配低滾動阻力輪胎,並且透過空力設計的修改,減少Fit EV在行進間所耗損的能量。同時,還搭配有Honda全新開發的動能回收系統,不僅能夠在鬆開加速踏板時將馬達轉化為發電機,為電池進行充電。同時在踩下煞車踏板的剎那,便進行動能的回收,進而提升車輛的續航力。
Fit EV的車主擁有Normal正常、Sport運動與Eco節能等3種行車模式可供選擇,同時Fit EV的儀表板還在選擇Sport運動與Eco節能模式時,還會分別以紅色與綠色的背光呈現。
售價方面,Honda為Fit EV開出400萬日圓的建議售價,以目前匯率換算約為152萬元臺幣左右。
新聞評析:
Honda Fit EV是日本繼Nissan Leaf與Mitsubishi I-MiEV之後,第三款問世的重量級電動車。Fit EV的馬達動力92kW,續航力225公里以及快速充電時間僅需20分鐘,都較前兩款電動車優異許多,同時也提供更多元的行車模式,包括Normal正常、Sport運動與Eco節能三種,滿足使用者不同狀況下的需求。
儘管電動車效能獲得顯著改善,但是價格仍然不親民,Fit EV 售價400萬日圓,但Fit引擎車卻僅要價170萬日圓,不及電動車版的一半價格,顯然,電動車在降低成本的努力,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4.日車商 大買進口零組件
面對強勢日圓,日本汽車製造商在出口競爭力大增下紛紛採取因應之道,除了擴大海外生產外,同時也加強進口零組件。
根據日本財務省統計,日本2012年上半自海外進口零組件共約32.4萬噸,寫下1998年以來新高。此一現象主因汽車製造商加強自亞洲他國進口低價零組件,好使國內生產維持在一定水準,然而,此舉最終可能導致日本汽車零組件製造業空洞化。
日本2012年上半產出約525萬輛汽車,與2008上半年產量相比,減少13%;同期間零組件進口量則增長3%,其中,中國大陸製零組件進口量成長40%。
強勢日圓使得日本製造商難以確保出口利潤,促使許多業者赴海外採買較便宜的零組件。 而日本汽車製造商為維持國內產出水準,可能就必須擴大零組件的進口。不過此一情況也引發品質恐怕難以維持的疑慮。

新聞評析:
日本在日圓長期強勢以及311地震影響之下,日本汽車產業開始加速外移速度,並藉由強勢日圓購買海外零組件降低生產成本,然而這兩種趨勢正在挖空日本車輛產業利基。
未來日本車廠為保持競爭優勢,應當會選擇提高節能車的產量以及研發製造高階零件,如動力切換系統或是煞車回充,用以彌補傳統引擎車與非關鍵零件外移的產能,持續鞏固日本在全球車輛產業的領導地位。


 
5.Infiniti隔空充電 2014上市
日產汽車的高級品牌Infiniti宣布,將於2014年推出無線充電的電動車LE,車主只要把車子停在車庫內的充電板上方,車子即可充電,省去拉電線接到車身充電的麻煩。Infiniti 是第一家宣布無線充電產品上市時程的車廠。
美國加州圓石灘汽車展8月登場,Infiniti展示幾款吸睛產品,而最吸睛的就是不必動手就能充電的電動車LE。LE電池放在底盤,車子重心因而下降。
無線充電方式如下:把車子直接開進車庫,停在地板的金屬板上。你的Infiniti LE,也就是2014年將販售的電動車,就可以自動充電,可以不必記得要插電充電,不過你還是需有這個選項,以確保可以使用公共充電站。
如果Infiniti可以成功達成,這將是邁進一大步。之前有其他製造商談過所謂的感應式充電,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甚至投資專門研究感應式充電的公司。

新聞評析:
無線充電相較接觸式充電,最大的優點就是操作簡便,且由於使用時毋需接觸大電壓高電流的充電設備,徹底消除了充電站操作上的安全疑慮。
但無線充電的推廣障礙在於電能傳輸效率不彰,但此問題已獲得解決。根據美國Evatran所推出「Plugless Power」的實證試驗計畫,該計畫以Nissan Leaf與GM Volt作為實驗車輛,無線充電效率可達97%,而Infiniti也宣佈將在2014年將無線充電應用於電動車,顯然,無線充電將有機會取代接觸式充電,成為電動車充電方式主流。

本期【電動車焦點】專區的「無線充電技術上身,電動車使用更加便利」一文,可讓您對無線充電技術有更完整的瞭解,別忘了點閱喔。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