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俄國WTO啟動 開啟台灣車輛產業外銷商機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國際合作部 國際合作課 郭甦寰
經過19年的談判,俄羅斯於2012年8月22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為第156個WTO會員國。從現在開始至2019 年,俄羅斯將逐步降低汽車及各項零組件關稅,新車關稅將由目前的30%降低至15%,二手車關稅由目前的25%降至5~15%,零組件平均關稅降至6.9%。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俄羅斯為扶持國內的汽車製造業,曾規定如果汽車零組件有超過一定比例在俄羅斯製造,送往國外組裝後,再回銷俄羅斯用於汽車製造,則可享有進口免稅的優惠。此項措施與WTO「與貿易有關之投資措施協定」(TRIMs)互相砥觸,俄羅斯承諾在2018年7月之前將廢除相關作法,以提供全球零組件供應商公平競爭條件。
在俄羅斯加入WTO之後,將消除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提供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這是台灣汽車及零組件業者進軍俄羅斯市場之良好機會。
![]() |
汽車市場高速成長,將於2018年成為歐洲最大的銷售市場
擁有1億4千1百萬人,雖說生育率低且外移情況嚴重,人口微幅衰退,但中產階級成長快速,俄羅斯汽車銷量,過去幾年一直維持兩位數的高成長。2011年,年銷售量更成長37.8%,達290萬輛。2011年俄羅斯汽車保有量為227輛/千人,首都莫斯科市汽車保有量為307輛/千人。(資料來源Fourin世界汽車調查月報)
Frost&Sullivan預估,2011~2020俄羅斯將維持9.5%的年成長率,是全世界成長第二成長快速的國家,僅次於印度的10.1%。2018年,俄羅斯汽車銷售量將達402萬輛,成為次於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及日本之第六大市場,同時將超越德國,成為歐洲最大的銷售市場。
國際車廠布局,搶攻當地市場
俄羅斯政府為帶動當地汽車整車及零組件的發展,透過不同階段的優惠措施鼓勵國際車廠投資生產。各大車廠的進入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為尋找當地車廠代工組裝,包括大眾、通用、寶馬、KIA、雙龍Sangyong、 Fiat、豐田、現代、奇瑞、比亞迪、吉利、力帆、戴姆勒,另一為合資形態進入當地市場者包括Nissan(與AvtoVAZ合資)、馬自達(與Sollers合資)、Dimler Truck(與KamAZ合資)、三菱扶桑(與KamAZ合資)、福特(與Sollers合資)、五十鈴(與Sollers合資)、北京汽車(與BAW合資)。國內車廠納智捷近期也在評估直接在俄羅斯設廠之可能性。
依Fourin世界汽車調查月報的數字顯示,俄羅斯國產車乘用車達65.7%,俄羅斯加入WTO後,汽車進口關稅降幅達15%,進口車的競爭力將更為提升。
![]() |
資料來源:2009年 Frost& Sullivan |
圖:俄羅斯車廠分布圖 |
看好俄羅斯潛在商機,台灣廠商搶佔先機
東歐國家沒有汽車強制報廢制度,加上長時間的經濟衰退,俄羅斯全國多數車輛存在嚴重的“老齡化”問題。因此,俄國汽車零件汰換需求極高,根據估計,俄羅斯零組件市場規模有580億美金。
看好俄羅斯的市場潛力,國內已有不少廠商以鴨子划水之姿經營俄羅斯市場。今年1至6月,台灣出口至俄羅斯運輸設備及零組件總值達5,155萬美元,大幅成長49%。主要產品包括自行車、汽車車燈、行車紀錄器等。
另外,台灣自主品牌納智捷已經取得入境許可,2013年第三季開始就能在當地販售整車,計畫先推出LUXGEN7 SUV休旅車,LUXGEN5 Sedan轎車及LUXGEN7 MPV大型休旅車。
![]() |
|
資枓來源:AEM(2012/01),工研院IEK(2012/08) | |
圖:俄羅斯OEM與AM零件產值 |
俄羅斯自1995年實行產品強制認證制度,對需要提供安全認證的商品從最初的數十種發展到現在的數千種。
汽車零組件有少數產品被列為強制檢驗商品,需獲得俄羅斯國家標準計量委員會頒發的國家標準合格證書(GOST合格證),才能進入俄羅斯市場。對於非強制檢驗的商品,如國內外銷最大宗之車燈,即無需取得任何認證,至於整車,法規須同時符合歐盟及俄羅斯GOST之相關法規。
為了進一步掌握俄羅斯的汽車市場狀況,車輛中心2012年與俄羅斯國家汽車工程研究院(簡稱NAMI)於俄羅斯簽署合作意向書(MOU),未來雙方將就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及車輛電子的法規、驗證與技術等領域進行合作,為國內整車與零組件業者開拓通往俄羅斯的新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