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日本強震影響2012年後續汽車產業佈局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國際合作發展部 產業發展課 劉芳欣
一、日本311強震震出全球供應鏈問題
2011年日本331強震發生,不僅日本汽車產業鏈受到直接衝擊,更震出全球供應鏈缺口。日本豐田、日產及本田的汽車製造直接受到地震侵害,約停工一個月。後續需投入大量資金整修設備,且須因應電力不足問題調整生產規劃。除此,還得面臨日本本土市場汽車銷售市場萎縮。
而日本汽車供應鏈方面,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調查,有88%材料供應商及82%零組件供應商受到日本331強震影響正常供應。這些受影響廠商中有42%材料供應商及91%零組件供應商受到物流調度的影響。其中,車用MCU、空氣流量計等車用電子零件也停止生產(如表一),對汽車生產的影響甚巨。
由於日本長期供應韓國、日本及中國大陸的汽車零組件。日本供應材料及零件,台灣負責模組加工製造、中國大陸負責完成部品組裝,然後輸出美國。從各國在供應鏈所擔任的角色,便可了解台灣及韓國極為依賴日本的材料和電子零件。因此,當日本因天災無法正常生產晶片和BT樹脂等,且需花費三到四個月恢復生產時,便會影響台灣、韓國及中國大陸的汽車零組件加工生產的正常期程。
歸納日本311強震後所產生的問題 : (1) 韓國及台灣過度依賴日本的材料及零件的供應。(2) 即時的作業流程(Just-in-time)固然有效降低成本,但也曝露臨時無庫存的調度困難。(3)生產地過度集中於日本。
![]() |
二、2012年因應天災,日本車廠改變供應模式
受到2011年331強震及泰國水災,汽車製造減產,因此日本政府乃至車廠、供應商陸續提出因應措施。
日本經濟產業省製造產業局自動車課於2012年7月初發布「Eco- Car 補助金:環境對應車普及促進事業補助金」政策,只要換購合乎規定的汽車將可得到相應補助。日本希望通過此鼓勵政策,加上2012年日本汽車換購潮的來臨,能夠刺激日本汽車市場銷量,減少日本汽車市場萎縮的影響。
日本車廠對於零組件供應量調配及風險規劃,已有相當改善,所以在2012年的汽車製造量與2010年同期相比將有大幅改善。首先,2012年中,根據日本豐田汽車表示豐田合併關東汽車工業、Central Motor及豐田汽車的東北分部,將來汽車製造到零組件供應數量,可以恢復至80%,提升製造效率。再者,豐田汽車為了調整成本結構及減少日本當地電力不足的影響,所以提高使用海外當地零組件的比例,並配合全球汽車製造規劃,擴大海外當地生產,此實施成效預計需要一段時間才可見成效;其次,2012年1月,豐田汽車設立「東北現調化中心」,主要負責強化零組件工廠的發掘及培育,現階段,豐田的東北分部製造供應量將提高40%左右,零組件供應商的製造供應量則可提升20%。
除此,為了改善過於集中於一地製造所產生的風險問題,往往日本企業會在天災之後積極向海外擴點及擴產。同樣地,此次331強震後日本企業開始海外拓點,不同的是,日本企業開始將一些核心技術研發地點移向國外,例如:台灣、中國大陸及東南亞,核心技術合作包含汽車網路、汽車導航顯示等相關技術。過去一年日本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與台灣不少廠商連繫,希望協助補足產能,甚至提出共同研發的想法,這是過去較為少見,也將是台灣廠商在供應鏈角色改變的機會。
![]() |
三、未來日本汽車產業鏈或更加開放
為了解決日本331強震震出汽車產業鏈的問題,所對應出來的解決之道將有可能逐漸改變亞洲汽車供應鏈。首先,由於日本企業將因資金短缺,需要國外資金挹注,外國公司有機會入主擁有核心技術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或可改變材料及關鍵電子零件過於集中日本的情況。其次,台灣、韓國及中國大陸等亞洲供應商在供應鏈階層有向上提升的空間。再者,日本改變大方向策略,將國外供應商視為 合作夥伴,不只是代工或供應商角色,未來日本汽車產業供應鏈將更加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