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12/04重點產業新聞評析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國際合作部 產業發展課 黃樑傑 整理
重點要聞評析:
1.車市4月雪,僅油電車一枝獨秀
油電雙漲捲起車市「4月雪」,新車銷量足足較3月「消風」逾1成,市場前七大品牌除台灣本田外,業績無不衰退;僅低油耗的油電車銷售一枝獨秀,和泰車4月光賣油電車就可以擠入車市前4大,單月領牌超過1,800輛,隨原廠油電車供應量放大,和泰車市占率可望進一步擴大。
根據交通部數據所統計,4月新車領牌總數為2.86萬輛,年增8.9%、月減13.2%;累計前4月新車領牌總數為12.44萬輛,年減6.1%。
受到2011年日本311強震造成2011年第2季車市下滑,在比較基期偏低下,不僅4月,預期今年整個第2季各車廠業績年增率,都會出現成長的假象;因此月增率數字反而較能反映出市場的真相,4月車市月減13.2%。
油電雙漲衝擊,不僅僅是民眾荷包縮水,萬物齊漲、股市狂瀉,更是讓民眾消費信心縮水,連帶造成換車、購車意願下降。
新聞評析:
2012年1-4月台灣車市持續低迷演出,各車商為了挽救銷售業績,紛紛強打車價優惠,部分進口車車價折扣幅度驚人,例如福斯旗艦轎車就一口氣降價16萬元,震撼業界,其他進口車也多有超過10萬元的車價優惠,宣示搶攻車市的決心;而國產車的價格優惠幅度儘管低於進口車,但是有額外配備升級,相信也會吸引消費者關注。今年5月,期望這波睽違已久的車價促銷活動,可以緩頰油電雙漲的衝擊,活絡車市買氣。
2.中華電動機車 銷售拚倍增
中華車擴展電動機車產業,在油價高漲的推波助瀾下,近期交車與接單量大增。全年挑戰目標1萬輛,再加上外銷市場看好,全年銷售有機會達到1.5萬輛,較去年銷售倍增。
中華車全力發展綠能事業,電動機車發展已邁入第三年,2010與2011兩年電動機車銷售已經突破1萬輛,2011年內銷市場銷售6,003輛,外銷則有1,000輛。展望2012年,中華車預計內銷市場可望達到1萬輛,外銷市場除了原有的歐洲據點外,不少國家經銷商也經過一段時間測試,可望為中華車擴增新海外市場,電動機車銷售有機會較去年增加一倍。
因為油價高漲,近期民眾前往中華電動機車經銷據點詢問的人數增加,不過電動機車動輒5、6萬元,消費者仍需一段時間的考慮,這兩周以來實際銷售的數量比先前大約增加二到三成,經銷商忙於追貨,也使中華車對今年電動機車的銷售高度看好。
新聞評析:
台灣電動機車產業於2009年起開始推動,為了不重蹈過去電動機車推行失敗的覆轍,並且提升產業技術,政府特別設定TES補助門檻,規定電動機車性能必須通過TES標準才能獲得政府補助,藉此促進廠商提升電動機車技術水準,至今成果斐然。
目前台灣已有八家廠商共十八款電動機車通過TES標準,產業技術相較以往大幅提升,同時通過TES認可之電動機車銷量也是年年攀升,2011年銷量達到9,692輛,是整體比例的98%。顯示民眾購買電動機車時,大都會選擇政府品質監督的車款。
展望2012年,台灣油價大漲以及補助金加碼情況下,電動機車銷量可望突破性成長。3月電動機車銷量已經跨越千輛門檻,根據業者樂觀估計,今年國內電動機車市場規模有機會達到1.8萬輛,跟2011年比幾乎是倍數成長。
3.日車4月銷售年增92%
日本4月汽車銷售較2011年同期飆升92%,並且是連續第8個月成長,主要是日本汽車業去年受連串天災衝擊,加上民間消費需求降,因此政府祭出補貼,鼓勵購買省油車來帶動需求。但各車商高層也同時作好準備,以因應補貼政策期滿後會出現銷售下滑的窘境。
日本自動車販賣協會連合會(JADA)公佈,4月新車、卡車和巴士銷售量達208,977輛,這項統計數據不包含迷你車和小卡車。
日本2011年4月汽車銷售,因311震災而年跌51%。儘管2012年4月出現大幅改善,但就銷售數量來看,仍未回到震災前銷售222,095輛的水準。
政府為協助日本車商對抗強勢日圓衝擊,因此撥出3,000億日圓(約1,110億台幣)補助金,從去年12月20日到明年1月底之間,為購買省油車的民眾提供補貼,以帶動買氣。
民眾在此期間購買省油車,將視乎補助金餘額,獲得7萬或10萬日圓補貼。
新聞評析:
2011年,日本車市受到311地震衝擊,大幅萎縮15.1%,下滑至421萬輛,2012年,日圓貨幣表現依舊強勢,使得日本汽車銷量前途堪慮。
為了挽救萎靡車市,日本政府提出針對節能車的購車補貼政策,此舉除穩定日本汽車產業有序發展之外,重要的是對日本節能車輛科技發展有加速效果。根據日本能耗標準規定,日本政府將依據前一年整體銷售車輛的能耗平均為基準,進而設定新能耗標準,以促進節能車輛科技發展,因此日本這次的節能車補助政策,將提高2012年節能車比例,使整體汽車能耗效率提升,這意味著下個年度,日本車廠得研發更為先進的節能車輛技術,才能符合法規標準。
另外,估計3,000億日圓的補助金,補助汽車數量將達375萬輛,這是2011年汽車總銷量的90%,因此相信2012年日本車市在節能車購車補貼政策挹注下,車市可望迅速回春。
4.歐車商防堵韓製車,想改FTA
歐盟(EU)與南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自2011年7月生效後,韓製汽車大舉登上歐陸,讓原本產能過剩的歐洲汽車業處境更加艱難,歐洲汽車業者已在積極遊說修改該協定。
自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3月底,歐洲自南韓進口的汽車大增67%,達341,633輛,正朝著較1年前增加約20萬輛的紀錄邁進,該數字約當是歐洲1家汽車組裝廠1整年的產量。在此同時,歐洲出口至南韓的汽車增幅僅7%,至57,569輛。
在多數歐洲汽車業者時運不濟時,韓製汽車進口量卻大幅揚升。歐洲陷入歐債危機深淵,今年汽車銷量將連續第5年下滑,包括飛雅特、雷諾、福特和通用的歐洲業務,皆面臨產能過剩問題,不是陷入虧損就是獲利衰退。
目前數家歐洲汽車廠的代表齊聚布魯塞爾,討論與歐盟與南韓的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如何因應南韓汽車充斥市場等問題。
新聞評析:
根據歐韓FTA 汽車項目的協定,雙方在3年內移除排氣量1,500㏄以上中、大型汽車的進口關稅,1,500㏄以下的小型汽車進口關稅則須於5年內移除。2011年是FTA第一年生效,未來隨著歐盟進口汽車關稅由10%逐漸調降至0%,估計韓國車每輛價格將下降1,300美元,屆時歐洲的韓國車比例肯定劇增。
歐盟2012年在歐債延燒下,經濟表現已經沒有起色,口袋沒有錢的情況下,消費者將傾向購買便宜的韓國進口車。可想而知,歐洲車廠在整體汽車銷量萎縮與韓國車大舉入侵的情況下,營運必定雪上加霜,未來歐洲車廠將勢必得大幅增加外銷,或者是啟動類似美韓「退讓條款機制」,否則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車廠倒閉風潮,可能再度在歐洲重演。
5.電動車未來,汽車大廠統一規格充電系統現身
在石油消耗殆盡的未來,燃燒汽柴油的汽車產業勢必進行轉型,以其他能源來驅動未來的車輛。從目前趨勢來看,全球各大車廠都以電動車款為將來的發展目標,而仰賴電池和充電裝置的電動車,面臨了各地區或各充電站,規格不盡相同之基礎建設問題。為了加速電動車發展,美國和德國汽車大廠包括Audi、BMW、Chrysler、Daimler、Ford、GM、 Porsche以及Volkswagen 也聯合起來,設立規格相通的Combined Charging System多功能車用充電系統。在2012年Electric Vehicle Symposium (EVS26) 國際電動車輛研討會上,這個多功能充電系統也將會進行示範,展現出各大車廠合作的成果。
Combined Charging System多功能車用充電系統,能夠支援Single-Phase AC單項交流電、Fast Three-Phase AC快速三項交流電、DC家用直流電以及Ultra-Fast DC超快公用直流電,共4種充電模式;此外,在Ultra-Fast DC超快公用直流電下,這個充電系統最快能夠於15至20分鐘內將電動車的電力充滿。將AC交流電和DC直流電整合在一起,使搭載這類型充電座的車款能夠在不同規格之充電站,順利完成充電,並讓電動車的實用性大幅度提升。
目前Combined Charging System多功能充電系統以得到了學界和業界團體的支持,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SAE) 國際汽車工程學會表示,將會採用這個多功能充電座作為快速充電系統的標準裝置,而這個標準化的快速充電座也預計將於夏季正式發表。除此之外,ACEA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也選擇了Combined Charging System多功能充電座作為未來車款的AC/DC充電介面,並於2017年起配置在歐洲上市的電動車款上。
統一規格不僅能夠帶來更低的成本,更能夠讓基礎建設開發的過程更為簡單,並降低電動車充電座的保養成本和提高充電裝置的可靠度。這個針對全球電動車市場設計而成的多功能充電系統,除了統一充電控制裝置、充電座大小和充電座安全機制,統一規格的多功能充電座更加速了電動車的推廣和未來發展。雖然這個多功能充電座的詳細規格尚未公佈,但是眾車廠都表示,這個充電系統將會於2012年底商業化,而第一款搭載這個多功能充電系統的電動車款,則會在2013年正式上市。
新聞評析:
美國福特、通用以及德國奧迪、寶馬等領先車廠早在2011年10月就共同宣布,將在電動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採用Combined Charging System多功能車用充電系統,目前寶馬與大眾都已在EVS26研討會展出配備該充電系統的電動車輛。
歐美車用充電系統與車輛之間的通訊方式採用電線通信(PLC),最大輸出功率為90kW,然而日本快充標準CHADEMO,其通訊方式為車載LAN規格「CAN」,最大輸出功率為50kW,全球充電系統規格區分為兩大陣營已成定局,未來兩種規格會平行前進,還是走向統一,值得後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