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掌握汽車的健康指數 增強型診斷技術介紹

2012 / 03 / 12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綠能車輛發展處 技術發展專案 郭俐君

隨著科技進步、經濟發達,人們對汽車的依賴也隨之提高,汽車成為每個家庭必備的代步工具。然而,人們對汽車的期望也逐漸從代步的基本要求,提升到有具備安全、舒適性、行車導航、輔助停車等的附加功能或需求,這意味著必須在車上安裝更多的系統,當這些系統失效/故障的同時,小則造成行車上的不便,大則可能造成生命威脅。因此,對車上各系統異常狀況掌握的診斷技術,成為車輛開發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

診斷系統的概念最早於1985年被提出,由美國加州大氣資源委員會(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簡稱CARB)開始制定法規,發展初期主要是針對車輛的排污系統,稱為車輛診斷系統OBD(On-Board Diagnostic),負責監控汽車引擎的運轉效能,降低因車輛引擎運轉不良或污染控制元件失效而造成汽車排放污染的增加。然而,隨著汽車電子化的程度提高,OBD系統這種僅針對污染控制元件為主的診斷監控,已逐漸不敷使用,尤其是對於純電動車的系統來說,排污系統雖已非主要的動力來源,但各系統間異常狀況的監控依然為必要功能,如下圖。

 
 

於是,增強型診斷系統隨之應運而生,該診斷沿用OBD的概念,針對車輛上的系統進行監控,不過由於此部份目前為各車廠自行發展,不在法規的強制要求範圍內,且應用對象並不受限,從變速箱、行車電腦至倒車雷達皆可使用,因此增強型診斷系統目前尚未有統一的標準。目前增強型診斷的相關標準,以ISO 11898、ISO 15765、ISO 14229-1等相關標準架構為主。 其中,ISO 14229-1為提供診斷系統定義通用的需求而發布,且該協定屬應用層之協定,與資料連結層、網路層等其他通訊層無關,允許在不同的通訊環境中執行,如ISO 15765-3、無線區域網路、FlexRay等,如下圖所示。因此, ISO 14229-1規範逐漸成為增強型診斷系統的主流。

ISO 14229-1主要為提供診斷系統定義通用的需求

車輛中心在不斷地努力下,於車載CAN網路的應用上早已具備相當能量,建立之研發/測試能量,如:整車網路通訊設計、車輛診斷介面實現、網管機制設計實現與CAN通訊測試等,並可提供國內整車廠、零組件供應商相關的技術服務與諮詢。

歡迎您參考車輛中心網站相關介紹:
1.OBD訊號擷取與分析系統
http://www.artc.org.tw/chinese/02_research/02_01detail.aspx?pdid=5
2.EV車載網路系統
http://www.artc.org.tw/chinese/02_research/02_01detail.aspx?pdid=29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