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上)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國際合作部產業發展課 黃樑傑 整理
2011年,電動車市場啟動元年
2011年,是電動車市場開啟的元年。這年,三款量產型電動車Nissan leaf、通用 volt與Mitsubishi i-miev,正式進入市場販售,三款車合計銷量接近3.5萬輛,宣告電動車市場逐漸從導入期進入成長期。接下來我們要從這三款車的銷售情形,初步了解2011年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型態。
三款量產電動車各有所長,滿足不同市場需求
目前市面上主要量產販售的三種電動車款,產品所訴求的理念有很大不同。Mitsubishi i-miev 採取低價策略,使用僅16kwh的電池、低功率馬達與小型車身,將價格壓低至380萬日圓,試圖消除電動車價格障礙;Nissan leaf表現則中規中矩,以接近1.8L引擎汽車的車輛性能,與24kwh的電池裝置,以及略高於i-miev的價格吸引消費者進場;通用 volt強調電動車行駛距離不受限,在車上裝設小型引擎發電機,持續發電以增加電動車的續航力,滿足車輛行駛距離偏遠的美國市場。
表:2011年量產電動車型參數比較 |
![]() |
資料來源:Markline、新聞資料,車輛中心整理 |
2011年電動車銷量不如預期
然而2011年的電動車銷量並不如車廠預期。回顧三種車型2011年整年度的銷售表現,Nissan leaf取得了最好的銷售成績,銷量達到19,057輛(累積至11月為止),其次為volt的7,671輛與i-miev的3,065輛(累積至11月為止)。
![]() |
圖:2011年量產電動車銷量 資料來源:Markline、新聞資料,車輛中心整理 |
2011年電動車銷量表現不佳,除了歸因電動車價格過高、安全疑慮以及周邊建設未完善等因素,導致市場接受度不高之外,車廠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同樣也面臨了一些嚴峻挑戰。
日產leaf剛開始導入市場時,由於網路配車模式與產能規劃出現問題,導致北美市場交車嚴重延宕,緊接又遭遇311大地震衝擊,直接衝擊產能,leaf交車數從2月的2,600輛,大幅下滑至3、4月的1,322與909輛。leaf由於受到產能問題與天災衝擊,預估2011年全年銷量僅為2.3萬輛,離日產年初預期的4萬輛仍有一大段距離。
通用volt則由於售價過高以及電池撞擊起火疑慮等不利因素影響,全年銷量不及8千輛,未能達成車廠年初喊出的1萬輛目標。不過,可喜的是volt 12月單月銷量就超過1,500輛,為通用明年電動車的銷售信心打入一劑強心針。
由於電動車銷售出師不利,研究機構紛紛下修銷量預測,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就將2025年電動車的普及率從8.6%下修至4.5%。
小結
2011年電動車銷量未如車廠預期,可以推測目前市場對於電動車接受度仍低,根據德國萊因TÜV「2011年全球消費者的電動車使用意願大調查」顯示,大多數國家受訪者,購買電動車的主要考慮因素在於成本,包括燃油成本與電動車售價,這表示目前的石油價格與偏高的電動車售價,似乎還無法有效驅動電動車市場成長。
另外電動車的安全性也是購買一大考量,消費者擔心電動車可能因過輕而不耐撞,或是發生短路與漏電引發爆炸等危險,通用 volt似乎就有這樣的疑慮,儘管通用以最有誠意的方式解決該項問題,希望留住消費者對電動車安全的信心,但未來通用對於電池配置安全的改良方式,將是volt是否可以成功的關鍵。
車款過少也是電動車銷售低落原因之一,不過隨著2012年豐田、本田、寶馬與戴姆勒等陸續推出各種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與純電動車,更低的售價與更成熟的技術,將可望帶動電動車市場的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