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中大型電動巴士發展分析與推動利基

2011 / 11 / 14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綠能車輛發展處 林登禾

近年來全世界各大都會區已逐漸面臨人口老化、空氣污染、交通阻塞、運輸規劃等問題,尤其以發展中國家對於公共運輸需求量大增,在經費與建構時效考量下,推動電動巴士並做好相關運輸規劃,可加速促成能源運用、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等三贏之政策目標。

美國研調機構Pike Research的預測亦指出,全球在2015年時,以替代石油能源驅動的公車數量,將從2010年的28%,快速成長到50%,其中增加幅度最大區域將落在亞洲與北美地區。從中國大陸工信部2011七月份公告的目錄(如圖1),可統計出各車款種類比例,以巴士款式佔56%,比一般乘用車高出34%。其中又以純電動巴士與混合動力巴士所佔比例最高。

圖1.工信部車型種類分部統計(拓墣產業研究所整理;2011/07)

探究影響巴士電汽化最主要因素為電池重量,以中大型電動巴士所需電池電量為150kWh估算,若採用40138圓筒狀磷酸鋰鐵電池,則佔據0.7立方公尺空間、1200公斤重量,相當於額外搭載15人重量。各種儲能元件有不同充放電特性,直接影響到充電站的供電量與數量,儲能容量越大整車成本越高,充電時間與充電站成本相對也越高。因此各業者針對電動巴士儲能元件與充電站選用,陸續提出各種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如表1)。

表1.各式純電動巴士比較表

台灣大眾運輸市場主要在北部地區,中部與南部以汽、機車為主要代步工具,因此,近年來交通部評估捷運建設之前,以先提高民眾搭乘公車的意願,優先推動快捷公車路線,且增加各大都會區採購新型巴士的速度,當搭乘人數提昇後再研討是否導入成本較高且建造期程較長的捷運系統,以提高各種載具的運輸效率。此外,許多大型活動的舉辦常癱瘓當地運輸,巴士可達到有效且機動運輸,每一萬人搭乘中大型巴士移動一公里(如表2),則可比駕駛一般房車省下150公升油量。以百年國慶煙火為例,據報導當日彰濱工業區內擁入20萬人,若以中大型巴士接駁10公里,共省下3萬公升油量。 

表2.各式車輛接駁每萬人移動1公里情形

透過生命週期評估可顯示,汽車從製造到變成廢鐵的一切空氣污染危害,都不及開車時燃燒汽油所產生的排放量,以溫室氣體指標為例,傳統中大型巴士在移動過程,每公里排放1.305公斤二氧化碳(如表3),電動車輛在移動過程為零碳排放,若考量發電時的整體碳排放,使用電動巴士運行每公里可減少0.693公斤二氧化碳。以能源成本來看,傳統中大型巴士在移動過程,每公里燃料成本13.5元,電動巴士約為3元,使用電動巴士運行每公里可減少10.5元燃料成本。

表3.中大型電動巴士每公里節能減碳情形

在國家稅收減免措施方面,電動巴士的賦稅補助優於一般的電動車輛、油電混合車的貨物稅則有減半課徵的優惠,立法院已於2009/5/15三讀通過貨物稅條例第12條之2條文,於條文生效日起5年內購買低底盤公共汽車、天然氣公共汽車、油電混合動力公共汽車、電動公共汽車、身心障礙者復康巴士並完成登記者,免徵該等汽車應徵之貨物稅。在地方政府對於公車補助金額,以新北市為例,已針對各款車輛補助上限訂定額度,以低底盤電動公車補助金額為最高,補助額度最高可達500萬元,補助比例高達49%(如表4)。

表4.補貼上限金額(補貼比例)一覽表

基於以上概略整理政策面、環境面、效益面訊息,傳統公車逐漸加速朝向電汽化運輸發展,可大幅改善都會區生活品質,在實現上除了要掌握電動巴士相關技術,更需要良好的整體規劃措施,才能因應不同地區的運輸需求。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