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整車電磁相容實驗室即將於2012年加入國內車輛暨電動車產業共創榮景

2011 / 08 / 10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零件品質部 /  李惠中

車上電子設備之電磁雜訊與車輛外來環境充斥的各種頻率電磁波,常因電磁相容(EMC)問題而導致車輛電子誤動作,因此,為滿足行車環境需求與確保車輛安全,車輛電子在電磁相容性上有更多的試驗項目及更嚴苛的免疫力試驗要求,除規定車輛及其電子設備之電磁干擾(EMI)須低於限制值,以免影響車上及周遭電器運作,同時要求車輛本身或電子設備需具備足夠之電磁耐受(EMS)能力,方能免於外來或車輛內部電磁雜訊竄入產生之誤動作影響行車安全。

在台灣車輛電子產業逐漸枝繁葉茂之時,車輛中心於2003年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建立台灣第一座車輛電子專用之電磁相容實驗室,並陸續取得GM、Ford及Chrysler 等三大車廠認可之全球測試伙伴資格,成為大中華首座國際車廠認可之車輛電子電磁相容實驗室,加上具備協助廠商產品改良及提供多元測試監控之能力,相繼為其他國際車廠指定提供測試服務,為國內廠商節省海外送測之開發時程及成本。

在國內車電產業推向國際並佔有一席之地,且正值國家電動車產業及支持自主品牌發展的政策推動之際,為避免缺少整車及電動車電磁相容驗證設備而影響了車電產業的發展,車輛中心遂而起步規劃建置國內第一座車輛「整車專用」之電磁相容實驗室,在歷經長達二年之國外車廠及實驗室專家意見彙整、實驗室規格比較參考、實驗室設備細部規格設計,終於今年7月29日正式破土動工,整體建築及實驗室工程預計於2012年底完成驗收。

建置中之車輛中心整車電磁相容實驗室,規格目標可容納至大巴士尺寸車輛及執行電動車動力系統之電磁相容測試,完工後在電磁干擾測試系統方面,可執行國際標準CISPR 12之車外電磁干擾測試,目的在確保車輛運轉及電子設備使用時所發出之輻射電磁波,不會導致行車周遭之電器用品發生故障,並可執行CISPR 25之車內電磁干擾測試,以保障車輛整體產生之電磁波不影響車上如廣播、數位電視、藍芽等無線裝置之功能。

於電磁耐受測試系統下,將可執行國際標準ISO 11451系列之輻射耐受、車載發射耐受、線束耐受等試驗(參照圖1),確保車輛行經道路高電磁場地區,如變電廠、廣播發射站附近等,仍能正常行駛及使用車上電器。同時,在特殊溫濕度控管之測試場地中,可執行國際標準ISO 10605之靜電放電試驗,以保護車輛不因人員接觸產生之靜電放電導致車輛功能損毀。此外,本實驗室能依電動車特殊之低頻電磁波發射特性,執行SAE J551-5規範之低頻電磁場輻射干擾測試,並依電動車動力系統之測試需求,於精心規劃之電動車動力系統輔助裝置下執行相關測試。故,完工後之整車電磁相容試驗室在以上硬體系統外,配合量身訂做之測試控制軟體,於符合國際標準之環境特性中,並在專業熟練的人員規劃與操作下,將可為國內業者提供符合國際標準之測試技術服務。 

圖1 整車電磁耐受(EMS)試驗場地及設備
(資料來源:http://tdkrfsolutions.com/brochures/TDK_EMC_Solutions_Overview_Brochure.pdf)


未來本實驗室正式加入營運後,車輛中心除建立整車電磁干擾及電磁耐受測試及改良能力,並規畫逐步取得國內外認證單位認可,期能藉此一完整暨標準之整車電磁相容測試場地,協助國內車輛暨電動車產業達成從研發實驗運行、成品驗證測試、國際外銷驗證連結之完善整合平台,以健全車輛研發及驗證環境,並為政府單位進行車輛安全品質管制,同時拓展整車外銷及海外車廠驗證業務,在電磁相容實驗室即將邁向成立第10個年頭之際更上層樓,實現為國內提供完整車輛電磁相容國際級技術服務之願景。

想進一步了解完整的車輛電磁相容測試及改良服務,及如何使產品通過電磁相容測試嗎?請洽車輛中心:
施子煌 工程師:聯絡電話:04-7811222分機5206,Email: lion@artc.org.tw
張錦榮 工程師:聯絡電話:04-7811222分機3317,Email: cage@artc.org.tw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