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11年5月重點新聞回顧

2011 / 06 / 13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國際合作發展部 黃樑傑 整理

重點要聞評析:

1. 車市大洗牌,中華車重返王座
日本汽車供應鏈產能受創、衝擊日系車的供應量,裕隆集團旗下中華汽車5月銷售量達4,864輛,再睽違八年後重登台灣車市龍頭寶座,也讓裕隆旗下三大品牌總市占率達到37.2%,為歷來少見佳績。
中華車在這一波日本震災衝擊下,相對受到影響較小、5月掛牌數4,864輛,較上月成長27.4%,也較去年成長25.5%,市占率達到20.6%。這是自2003年以來,中華車首次單月銷售量第一名,超出和泰豐田銷量1,300輛。
由於日本豐田汽車產量減少,供應台灣車市的進口車銳減,豐田台灣組車廠國瑞汽車5月產量也減少七成,造成5月和泰可銷售汽車不到4,000輛,掛牌量驟減到3,563輛,較原本動輒上萬輛的掛牌數量減少近七成,使和泰多年來在台灣車市銷售龍頭的地位首次不保。
但隨著和泰的汽車供應量6月起將逐漸恢復,台灣車市的銷售排名也將回復常軌。包括和泰、中華、裕隆日產各家車廠都表示,今年全年的銷售目標並未改變,未來將全力擴增產量,彌補這段時間削減的產出。
賓士與BMW因為6月1日起實施的奢侈稅造成提前消費,5月掛牌雙雙破千,車商搶在6月1日奢侈稅實施前緊急掛牌,展現台灣消費者雄厚的購車實力。

新聞評析:
台灣5月汽車市場受到日本地震與奢侈稅影響,表現異於往常,和泰車寶座拱手讓人;BMW與BENZ豪華車系站上第六、七名;現代汽車市占創下新高的6.6%,都是從未發生過的情形。
車市即將進入6月的傳統旺季,各車廠早已提早備戰,尤其是市占率慘遭滑鐵盧的日系車廠:豐田、日產與本田,都誓言要奪回流失領土。展望6月,車廠間的銷售大戰一觸即發,激烈的競爭可望引發汽車銷量井噴,有機會挑戰今年新高。

2. 國產全電能公車上路 安靜零汙染
由國人研發、台灣在地製造的第一批、二部全電能低底盤公車,5月13日正式上路。每部造價高達九百餘萬元的電動公車,充滿二小時電力可行駛二五○公里,而且不排廢氣,堪稱是目前最節能減碳的零汙染車種。
新北市政府與台北客運合作,在北大特區推出國內第一批、共二部的國產「華德」純電動公車。這批電動公車由新北市政府、交通部共同補助約四五○萬元,台北客運率先購置,行駛於北大特區八五○路線,兼顧綠能、環保、無障礙等特性。車上還規畫輪椅及導盲犬專用區,提供市民更便利、友善的大眾運輸環境。
研發廠商華德公司資料顯示,這部國人開發、台灣製造的純電動公車,二小時慢充可行駛約二五○公里,「稀土鋰鐵釔」電池可充電二五○○次、使用里程約卅萬公里,平均每公里使用一度電,費用僅約現行柴油公車運行費用的十五%。
和油電混合公車的低汙染特性相較,電能公車不排廢氣,達到完全零汙染目標,最高速度也能到達時速九十五公里,好處多多,但唯一缺點就是造價太高,約為傳統柴油公車的二.五倍。

新聞評析:
電動巴士在政府與廠商共同努力開發下,終於實際上路營運。這輛電動巴士性能完善,無論是充電效率、鋰電池耐用度與行駛性能,都是國際領先,展現了國人強大的研發與製造能力。未來,若電動巴士能夠順利運行,屆時國內巴士廠商可望大量投產,搶攻內外銷市場,成為國際間的電動巴士生產基地。

3. RIM 搶進車用科技市場
黑莓機製造商RIM公司或許在智慧手機大戰中落後對手,但希望利用自家平板電腦和手機搭載的QNX作業系統,在即將到來的車用行動科技市場爭霸戰中扳回一城。
RIM希望藉由QNX把汽車儀表板變成像電腦一樣的裝置,可收發電郵、啟動應用程式或播放儲存於行動裝置中的音樂。RIM同時在開發以黑莓機或PlayBook等裝置遠距遙控汽車的功能,透過行動裝置讓汽車連上網路後,再以聲控或觸控式螢幕操控方向盤。
RIM去年從音響大廠Harman手中收購了QNX軟體系統公司,也就是QNX作業系統的開發商。這套軟體原先應用於通用、寶馬和豐田等車商的車用娛樂設備和控制系統上,約有逾2,000萬輛汽車都裝有這套軟體。

新聞評析:
由於無線通訊發達,車輛與雲端系統的連結服務內容推陳出新,周邊服務商機迅速擴大,而這塊大餅也順勢成為軟體大廠所覬覦,紛紛跳入與車廠巨頭合作,發展車用智慧系統介面,以期奪得先機。
車廠早期合作軟體商幾乎都以微軟為主,但隨著智慧型手機風靡全球,開放式作業系統成為新主流,給了Google切入車用軟體市場的機會,GM電動車Volt的ONSTAR車用科技服務介面便是由Google設計打造。如今歐巴馬愛用的黑莓機製造商RIM,也宣示將進入這塊市場,挑戰兩位老大哥,相信這場新興的商機競逐將把車輛雲端應用內容與服務商機推向另一高峰。


4. 日車 4月產量、出口銳減60%
根據日本汽車工業協會資料,受311強震與海嘯重創零件供應鏈影響,日本4月汽車產量和出口雙雙銳減逾六成,跌幅都創史上最大紀錄。
JAMA表示,4月汽車總產量比去年同期銳減60.1%,降至29.2萬輛,跌幅不僅大於3月的57.3%,也創下空前紀錄。4月汽車產量也是1968年1月以來最低。
此外,受汽車產量劇減拖累,4月汽車出口較去年同期暴跌67.8%,減至12.6萬,跌幅創史上最大。
雖然日本汽車製造商4月中已逐步恢復產線運作,但由於橡膠、樹脂和電子裝置等原料和零件短缺,整體產量仍無法恢復往常水準。政府實施的夏季限電政策,也讓汽車生產蒙上陰影。
3月的地震與海嘯導致零件供應斷鏈,不只傷害日本汽車業,也波及其他外國汽車製造商。豐田和本田上周都宣布4月汽車產量腰斬。
不過,這三家日本大車廠預期,隨著零件供應商恢復正常運作,未來數月國內生產量也將逐步提升。

新聞評析:
日本汽車產能在全力搶救後,產能還是僅能恢復至震前的4成,不僅造成出口銳減,也連帶拖累了日系車廠海外表現,311強震對於全球廣而深的殺傷力不容小覷,中國車就因此市場發展疲軟,美國車市更是近兩年來首度衰退。
日本產能不足較大的麻煩來自於電力供應,主要因為日本目前反核聲浪日益升高,核電廠在近期想要恢復運轉,可能性不高,因此推估日本境內車廠會以生產關鍵零件為主,再移至海外進行組裝與販售;同時提升全球供應鏈網絡彈性,傾全力維持海外市占率。

5. 通用汽車 衝刺電動車產能
通用汽車6月將著手更新生產雪佛蘭(Chevrolet)Volt和歐普(Opel) Ampera兩款電動車的底特律車廠,以便將這兩款車的年產量提高到總共六萬輛。
通用這兩款電動車只在底特律附近一個工廠生產,今年全年只能做1萬6000輛,而且這已是上修的目標。
現在通用決定更上一層,更新設備。高層表示,這個工廠將從6月起關閉四周,因此通用的電動車在6、7、8三個月將會供應不足,特別是6月和7月。但新機器和高架式輸送帶進廠之後,情況就會改善,Volt和Ampera產量都能增加。
Volt的定義是油電複合動力車還是純電動車,還有爭議,但通用本身視之為該公司的招牌電動車。Volt行銷主任藍狄表示:「我們將會更有能力滿足巨大的消費者需求。」
通用表示,2012年出廠的六萬輛Volt和 Ampera,其中4萬5000輛將在美國本土交貨,其餘主要賣到歐洲,但加拿大和中國也買得到。
依照美國聯邦環保局標準,Volt充滿電、加滿油,能跑606公里,但實際航程要視開車人的習慣而定。Volt啟動後,頭56公里靠電池,然後汽油馬達發電,跑完其餘航程。電池可用家庭插座充電。Volt每輛售價四萬美元 (台幣116萬元),但在美國可享7500美元稅賦優待。
Volt去年底上市,到今年4月賣出1700多輛,目前只在美國境內九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出售,年底前可以推廣到美國全境和歐洲、中國和加拿大。

新聞評析:
電動車受到購車補貼激勵,銷量持續成長,不只Volt熱銷,日產Leaf累積今年1到4月銷量也已突破6,000輛,若非地震影響,兩款電動車的銷量表現應該會更上層樓。
2011年後,各國電動車購車補貼方案陸續實施,如英國與法國,分別有5,000英鎊與5,000歐元的補助,並加碼免費的停車與充電,減免車輛相關應繳稅額,有效擴大具備能力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數量。政府用如此大的優惠鼓勵消費者進場,也難怪通用大幅調高Volt預期產量,大膽投資新生產設備。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