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無線通訊讓智慧駕駛更升級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國際合作發展部 張貴祺 整理
近幾年,汽車電子廣泛應用於提升車輛安全、環保與舒適性等功能,根據JD Power調查,2010年車電占整車比例已達35%。儘管車電產業蓬勃發展,但目前車電主要應用仍侷限於汽車本體,如車廠最新推出的盲點偵測系統與自動防撞煞車等,不過,隨著無線通訊技術趨於成熟,車電應用將可以配合車輛與周遭環境的互動,實現智慧駕駛的最終理念。
![]() |
Source:Freescale(2010) |
圖一:車電應用比例逐步攀升 |
車用電子結合無線網路,實現智慧駕駛
受惠無線網路技術成熟,車電廠商極力將自家商品與無線網路作連結,以期能夠運用先進通訊、行控中心與感測器等技術,擴大車電應用領域。以全球領導廠商Bosch為例,Bosch以無線網路整合汽車車電與行車環境資訊,提供駕駛人前方車距警示、彎道提醒與節能路徑規劃,同時,這套系統還可依行車環境不同,主動調整引擎運轉效率至最佳化。
![]() |
Source:Bosch(2011) |
圖二:BOSCH最新車電產品功能 |
駕駛安全UP
由於車輛在行駛中多半處於快速移動狀態,駕駛人難以掌握彼此間相對位置與速度變化,因此容易造成車禍事故。無線通訊技術可經由車與車或車與路邊設備資訊的交換,形成車輛網絡呈現在駕駛人眼前,因此即使在視線遮蔽處,車內電腦亦可讓駕駛人透過無線通訊掌握「鄰車」與「鄰路」的狀態,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 |
Source: 國土交通省(2008) |
圖三:車與車的通訊 |
![]() |
Source: 國土交通省(2008) |
圖四:車與路邊建設的通訊 |
行車效率UP
導航資訊也將因無線通訊設備建構完善,而有新的突破。最新一代導航系統可經由路邊感測器或是車輛所發送的訊號,即時蒐集道路路況,並透過資料中心進行動態最佳路徑規劃,避免傳統因大量駕駛人選擇類似行車路徑,導致的塞車問題。
Google是致力發展導航系統的廠商之一,其最新技術利用嵌入於高速公路的感應器,以及統計使用GPS衛星導航行駛上路的分佈狀態,計算出概略的即時交通流量,轉而在導航介面上標記道路路況,如下圖所示:綠色是代表車流暢通、黃色是車流緩慢,橘色是道路上車輛走走停停,紅色則是嚴重擁塞,該行車路網資訊,會以每五百公尺範圍劃分,每三分鐘更新一次,讓駕駛人可輕鬆藉由觀察導航地圖的顏色,以判斷路段正在塞車或是一路暢通,來選擇自己想要行駛的路徑。
![]() |
Source:Google,iThome Online(2009) |
圖五:Google最新即時導航介面 |
節能舒適UP
行車電腦搭配3D導航圖庫,提供駕駛人更愉悅的駕駛體驗。以日產最新發明的適應行駛控制系統為例,行車電腦可經由3D圖資判斷車輛即將行駛的地形狀況,依據上坡、下坡或彎道等不同路況,自動調配懸吊控制、引擎管理與下坡回充等車電功能,使駕駛人擁有最舒適的駕駛情境,並提升能量使用效率。
![]() |
Source:日產 |
圖六 :日產最新研發的適應行駛控制系統 |
結語
傳統車電功能藉由無線通訊再升級,「車與車」與「車與路」的無線即時互通,增加行車環境的安全性,快速且精準的無線傳輸,有效提升行車效率,而行車電腦結合3D圖資,創造更為愉悅的駕駛情境。未來,車電結合無線通訊的應用領域將持續擴大,也是台灣車電產業未來發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