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日本震後台灣汽車產業發展趨勢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國際合作課 洪薪茹
日本汽車產業國際地位動搖
2010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福島的強烈地震,不僅重創日本汽車產業,亦撼動日本經濟。過去二十多年,日本一直位居全球汽車生產大國行列,日本汽車製造的地位和聲望一直上升,不僅從美國和歐洲的競爭對手中瓜分了全球汽車市場,並且為國際汽車的生產品質豎立標竿,日本汽車產業已成為現代日本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是與生產、銷售、維修、運輸等行業有著密切關聯的綜合性產業,根據JAMA資料顯示,汽車產業直接和間接從業者約占日本總就業人口的8%,產值占製造業總產值的17%,占機械工業總產值的37%。2010年日本汽車總生產量約963萬輛,由日本車廠製造並出口全球市場約為484萬輛,出口占了總生產量將近50%,此次地震無疑將對日本汽車出口造成重大影響。日本地震餘波效應波及日本以外國家,此將改變日本汽車產業的國際地位。
日本汽車產業復產還需時日
豐田於3月28日起陸續啟動原本休工中的工廠,以應付產能不足之問題,零組件預計將恢復5成供應。日產在日本當地零件協力體系復工狀況相當順利,部分零組件廠商已順利在國內找到替代工廠供貨,並從3月下旬起開始出貨。 本田埼玉製作所?山工場和鈴鹿製作所汽車整車廠,已於4月復工,但因零組件供貨仍不穩定,目前只恢復五成生產量。
豐田、日產、本田各汽車廠陸續宣佈恢復生產後,並提出對應策略將尋求替代品供應,以解決短缺零組件問題,但實際上部分關鍵零組件供貨仍不穩定,危機並未完全解除。此次地震震亂了原本正常產能,影響不斷擴大,造成出口供貨嚴重短缺。此外,不僅日系車受到零組件短缺影響,在歐美地區部分車廠,亦因零組件供應不足而宣布部分車型暫時停產。
台灣零組件廠可望受惠轉單
國內國產車關鍵零組件多主要來自日本,日本車廠停工和零組件供應不足之問題,將短期對國產車的生產供應造成影響,但中長期來看,有機會受惠轉單與災後需求。如果日本汽車廠房受損嚴重,短期未能復工,且日幣持續升值,以致生產成本升高,國內車廠未來將有機會受惠於轉至台灣生產或由台灣地區製造的來供應。
日本強震震斷汽車供應鏈,影響遍及全球汽車供應系統,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衝擊,日本車廠擬與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合作,在關鍵零組件,如變速箱和引擎等,來台尋求合作對象,有機會將台灣納入國際供應鏈體系中。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憑藉著高品質、彈性生產、快速對應能力,以及合理成本等多重競爭優勢,深受國際車廠信賴,這將成為日本車廠尋求國際合作夥伴首要誘因。此外,日本廠商以往不願意釋出關鍵零組件技術,台灣廠商難以切入,經過此次地震後,供應鏈體系大亂,衝擊全球出貨情形,也將促使日本車廠重新審視供應鏈系統的配置。
未來,若國內零組件廠商能納入日本供應鏈體系,將可提升台灣技術和生產層次,並且由於外商資金的注入,台灣汽車產業將有機會在規模上和技術上更上一層樓,擴大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