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繫」住生命 ─ 請正確使用安全帶

2011 / 01 / 12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整車安全部 / 洪銚亨

2006年11月18日邵曉鈴與時任台中市長的夫婿胡志強,在赴高雄市助選回程途中,因車禍重傷而失去手臂,後座安全帶的使用成為眾人討論的話題,但時間久了,事件的衝擊就被漸漸淡忘。2011年元旦國父孫女孫穗芬女士,因乘坐於汽車後座未繫安全帶,在車禍中受到重傷,後座安全帶才又從眾人的回憶中喚醒與獲得重視。

實際上,類似的案件常常在我們身邊發生,只是大都未引起媒體的注意。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在2006及2007年的統計,車禍事故中未繫安全帶致死率分別為4.11 %及3.44 %,而有繫安全帶致死率則為1.14 %及0.94 %,未繫安全帶的致死率超過繫安全帶的3.6倍,顯示乘客未繫安全帶傷亡風險將大幅提高。

另先進國家(如美國、歐洲及日本等)亦針對安全帶的使用進行統計及研究,結論都顯示,無論搭乘任何一種交通工具及乘坐於哪一座位,正確使用安全帶皆可大幅提高事故發生後的存活率;而未使用安全帶者,則可能在車禍發生時,與車內飾板、座椅或其他乘客發生劇烈碰撞,甚至被拋出車外,增加傷亡風險。

圖1為日本NASVA(National Agency for Automotive Safety & Victim's Aid;自動車事故對策機構)所進行的前撞測試,測試結果發現,後座未繫安全帶的成人,或坐在兒童保護裝置的兒童,在碰撞發生時皆向前彈射,遭受嚴重撞擊,甚至危及前座乘客。圖2為Volvo所執行的卡車翻滾測試,未繫安全帶的乘客在車艙內彈射翻滾,甚至最後被甩出車外,繫上安全帶的駕駛則仍在車艙座位上,受到車艙一定程度的保護。這些研究結果,再再顯示安全帶對乘客生命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圖1 日本NASVA小客車前撞測試
 
 圖2 Volvo大貨車翻覆測試
圖2之連續畫面

環顧鄰國(地區)法規實施,香港於1996年即已強制要求自用小客車後座乘客必須繫上安全帶,在2001及2003年更分別強制要求計程車及大客車車內乘客都必須繫上安全帶;日本則於2008年強制要求後座乘客必須繫上安全帶。

我國在2001年即強制汽車駕駛人及前座乘客必須繫上安全帶,近年則持續宣導後座乘員也須使用安全帶;在2006年底,胡夫人的車禍一度引起輿論熱烈討論,學者專家們也呼籲後座乘客使用安全帶的必要性,當時立法院亦三讀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對後座未使用安全帶者處以罰鍰;但因立委提出復議,認為強制要求後座使用安全帶,需先提出配套措施,避免讓兒童使用成人安全帶時,因為身高不夠,而在事故發生時頸部遭安全帶勒住,因而使法案之推行遭遇瓶頸。

檢視現行「小客車附載幼童安全乘坐實施及宣導辦法」,其中規定4歲以下兒童須乘坐於兒童保護裝置(安全椅),另亦規定年齡4~12歲或體重18~36公斤之兒童,應坐於車輛後座並妥適使用安全帶,但如何「妥適使用安全帶」,卻未予明述。其實民眾可參考CNS-11497國家標準,使用適當之兒童保護裝置,包含年齡(身材)較大兒童使用之「增高型座墊」(booster cushion);後續如修訂「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要求後座乘客使用安全帶,更應規範4~12歲兒童須乘坐於適用之兒童保護裝置,可避免兒童誤用安全帶,導致勒頸意外的發生。

繫上安全帶的動作只是短短幾秒鐘,繫上後或許會有些微不適與不便,但相對於安全帶對生命安全的保障,這些不適或不便都是可以接受的,若為了種種理由而輕忽它,就是罔顧自己的生命。若您愛惜生命,也愛自己的親朋好友,請記得督促自己及所有車上的乘客正確使用安全帶。

相關連結
交通部道安宣導安全"帶"上路http://www.motc.gov.tw/motchypage/safe/seatbelt.htm
車輛中心安全帶之台車模擬碰撞試驗http://www.youtube.com/watch?v=ADNFikKrasM&feature=player_embedded
車輛中心兒童保護裝置安全帶織帶耐磨試驗http://www.youtube.com/watch?v=BLPuxgdC1dM&feature=player_embedded
車輛中心兒童保護裝置翻轉試驗http://www.youtube.com/watch?v=HpTajnfjsug&feature=player_embedded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