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如何確認輪圈CAE分析準確度,讓應變量測來告訴你

2010 / 12 / 14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零件品質部 / 林裕翔


歷經金融風暴的低潮,近二年車市逐漸升溫,各種與汽車相關的零配件市場亦蓬勃發展,尤其是許多具個人特色的外觀部件,更是隨著流行推陳出新,在外觀上最容易引人注目、最能營造出特色的輪圈樣式便是其一。售服市場輪圈款式造型多變,為符合市場需求,產品的開發往往是少量多樣。因應市場需求款式之變化速度,輪圈製造廠能在越短的時間內完成輪圈產品的開發及測試,就越能搶得市場先機,除了確認產品符合市場需求外,也必須替消費者做安全上的把關,讓產品好看,又能安心使用。

以鑄造鋁圈開發流程為例,以往傳統作法是先設計外型,請模具廠依設計圖製造模具,進行試模,再針對試模件原型進行基本的性能/耐久測試(如圖一)。若測試無法通過,再依經驗值針對產生裂紋處進行修改,改變肉厚來強化結構,藉由反覆之測試、修改以進行改良。這種經驗試誤法,對於結構複雜或是受力分布設計不佳導致安全係數較低之輪圈,可能會出現補強某一處後,反而造成應力集中於另一處的狀況,需反覆修正多次,導致產品無法如期上市。因此,目前許多輪圈廠已投入發展CAE(電腦輔助工程)技術,在產品設計階段即藉由電腦數值分析方法(如圖二)預作分析,了解輪圈最大應力集中點、設計上是否能符合各項測試要求等數據,以縮短開發時程,並節省重複測試及修模的開發成本。

圖一 三項法規試驗示意圖
圖二 CAE 三項試驗分析示意圖

但伴隨而來的問題是,就算電腦可以挑「土豆」,但,電腦模擬輪圈測試的分析結果準確嗎?輪圈測試中實際受力值是否與CAE分析值相符合?若要分析結果準確,最基本的條件即是材質輸入的參數要正確,例如取樣產品原材料進行材料性能分析(如抗拉試驗、疲勞試驗等),將這些實測數據輸入CAE分析,即可提高分析設定與實際測試件之材料特性符合度。除此之外,另一種更能提高準確度之方式,即是在輪圈動態性能測試過程中,將輪圈結構所受之實際應力值(應變)量測記錄下來,直接與CAE分析結果進行比對,藉此確認設定參數可信賴性,並進一步調整設定參數,提高分析準確度。

應變量測是使用適當的應變規,黏貼在欲與CAE分析值比較之點位,藉由資料擷取系統,完整記錄測試過程中輪圈應變值的變化。黏貼點位、應變規種類、以及試驗設定條件等選擇(如圖三),需視CAE分析欲了解實際值之點位及應力方向、輪圈材質、以及進行的測試種類(例如衝擊試驗為瞬間之負載,其擷取頻率即需設定較高),在測試前必須與分析者及測試者進行溝通及確認,以利應變資料擷取系統之架設與設定(如圖四)。

圖三 常用之應變規及黏貼示意圖
圖四 徑向負載測試之應變擷取系統架設及應變數值紀錄示意圖

應用輪圈應變量測進行輪圈測試結果比對之方式,目前已逐漸被國外車廠、檢測機構採用,除了可了解並評鑑輪圈製造廠的分析驗證能力,亦為實驗室認可時代替傳統輪圈比對試驗耗時不穩定的解決方案。另外,亦可用於定期查驗測試設備負載之穩定度,相較於設備荷重元之靜態校正,其所提供之量測數值,能呈現最真實的輪圈受力狀況,於比較分析上亦更具意義。

ARTC零組件實驗室自2007年取得德國TUV SUD Automotive實驗室認可後,已建立此量測技術能量,除對內用於本身實驗室的品保確認,對外亦提供國內外輪圈廠應變量測服務,更可搭配CAE分析中心的模擬分析技術,提供國內外產業一貫化的分析驗證加值服務,最終協助輪圈產業提昇產品開發能力,拓展國內輪圈產品之國際競爭力。

如需要進一步的資訊,請洽:
品質性能課 林章能 工程師,分機7226,e-mail:cnlin@artc.org.tw
                林裕翔 工程師,分機3336,e-mail:rosonlin@artc.org.tw
工程分析中心 毛慶平 工程師,分機3310,e-mail:maocp@artc.org.tw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