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OLED照明與車燈之未來發展趨勢

2010 / 09 / 15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研發處 / 何耀民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可稱為有機電激發光(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簡稱OEL),和LED最大差別在於”有機”發光材料,其發光原理和LED相似,將一外加偏壓,使電子與電洞進入發光層結合,所形成一"激發光子",會將能量以光的形式進行釋放,此為OLED的發光現象,依照不同有機材料,其能量也不相同,釋放出來光的顏色也不相同。OLED元件結構,如三明治的一般,最外層為透明電極和反射電極,中間夾層為有機發光材料,此結構相較LED簡單許多,因此未來待製造技術確立後就會實現低價格。

 
 (a)  (b)
 Transparent OLED window  EDGA OLED lighting car
OLED附加價值運用實例

OLED具有輕薄、廣視角、壽命長、演色性高與環保的概念,相較於現今火紅的LED,OLED具有均勻面光源、可撓和可透明的性質,是目前LED所無法辦到的,所以在照明與車燈的燈具設計上,擁有更多樣化的選擇。根據美國能源之星(Energy Star)統計,照明佔了22%的電力使用量,若能好好利用高效率的白光OLED所獨有的面光源特性照明設備,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損失,對於綠色能源的推廣及環保都有很大的助力。在世界各大廠積極投入資源之下,從2010年起陸續見到OLED照明相關產品,Philips首先推出OLED照明產品,效率為10lm/W~20lm/W左右,其顏色包含了白色與三原色,同一年第二季OSRAM也跟著推出白光OLED,效率為23lm/W。GE、日商Lumiotec以及Konica Minola 等公司,未來也將投入此塊市場競爭。

 

OLED發光效率未來發展

現階段OLED照明技術發展,與白光LED仍有大約2年的差距,但前景仍值得期待。近期OLED照明技術開始出現大幅改善,依各廠商研發進度推估,未來2年後,OLED照明發光效率將可望追上白光LED照明,預計在2012年發光效率將達到60lm/W。未來想在照明市場上推廣OLED,就必須要開拓LED和傳統光源所無法實現的用途,充分運用OLED優點,為其創造更大的優勢,以下面兩項應用案例說明OLED的使用情境之優點:
1. 透明OLED門窗照明裝置:以OLED均勻面光源與透明之特性,可嵌入門窗玻璃來使用,由於OLED關燈時為透明狀態,因此白天可作為普通門窗玻璃來使用,而在夜間則可亮燈,使門窗變為照明器具。
2. OLED車尾燈:以往LED車尾燈,由於LED指向性過高,易形成一顆顆刺眼的光源,造成後方駕駛者不適感,而OLED其發光特性為面發光源,為一個均勻的面,OLED車尾燈可降低不適感,且OLED可撓特性,可隨著車體外觀做變化,車燈不再是死板的外觀,可美化車體外型。
 

OLED車尾燈之微結構光學設計

OLED發光面光源特性,使用一般的透鏡其集光效率不佳,因此 ARTC的車輛光學設計中心在OLED車尾燈研發上,以微結構透鏡的設計增加照明區域的亮度,利用穿透光線的折射與內部全反射的原理,加上特殊週期性稜鏡結構設計,把OLED光線的角度集中在 ±30度範圍內,再搭配反射鏡的整合設計,讓照明亮度增加110%,同時符合車燈法規光型的要求。未來設計方向將考量OLED可撓與透明的特性,採用塑膠或是可撓性的透鏡,和OLED的封裝體結合,運用於擋風玻璃,未來的車尾燈勢必更具個人風格特色。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