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國際電動車驗證規範全貌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綠能智慧專案 / 林峻毅
由於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使得節能減碳意識在近年來極受重視,不管在政府政策或相關產業發展策略上,均以更積極的腳步致力於新能源車輛技術之發展,因電池技術在近年來發展迅速,故電動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及複合動力電動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更倍受矚目。目前在國際間已通過法規標準驗證並量產化之純電動車如Tesla Roadster,至2010年7月全球已銷售超過1,200輛以上,其它如Nissan Leaf、Mitsubishi i-MiEV,以及插電式複合動力電動車(Plug-in HEV),如GM Volt、TOYOTA Prius Plug-in Hrbrid等,也均將陸續正式上市。
相較於傳統內燃機引擎車輛,電動車的主要差異在於高電壓電力(大於72伏特以上)、馬達驅動特性、電池為儲能蓄電池、能源補充為充電方式等。電動車在少了內燃機引擎相關系統後,即毋須進行油耗、排氣污染物(如CO、HC及NOx)及原地噪音等測試。但是因電動車特性,在既有的測試項目中其程序內容的部分差異,以及因為電動車而新增之測試項目規範,則是電動車輛測試驗證之重點所在,其中法規類主要以整車測試為主,請參考表1內容。以下就整車、馬達、電池及充電器等方面說明其主要驗證項目。
1.整車:其包含性能驗證(極速/加速/爬坡動力及電能使用效率、續航力等)、煞車安全、電磁相容性EMC驗證、碰撞後電氣安全(絕緣狀態、電解液洩漏等)及一般使用狀態電氣安全(如功能操作安全、觸電防護、絕緣電阻及過電流斷電等)。
2.馬達系統:法規類以馬力測試規範為主,如ECE R85要求之額定馬力與最大馬力測試;其它推薦性驗證規範主要包含轉速、絕緣、耐電壓、環境試驗、溫升試驗等項目,如IEC 60785、60786及GB/T 18487、18488等規範。
3.電池:電池測試除了航空運輸要求之UN 38.3強制性測試規定外,其餘均非法規測試,而推薦性引用之國際規範(主要有ISO、IEC、SAE等規範)則包含了電池性能測試(容量、充放電特性等)、安全測試(可分為電氣類之過充與過放電、機械類之衝刺/壓毀/掉落及環境類的溫溼度等測試)、可靠度測試(如高低溫度循環、振動及衝擊測試)等。
4.充電系統:充電系統之規範,則涵蓋與電動車連接之充電接頭標準(如SAE J1772、IEC 62196),以及車輛與充電站之連接要求(如IEC 61851)、通訊協定(如SAE J2293、SAE J2847等)、充電EMC(如IEC 61851)、充電系統安全(如NEC Article 625)等。
電動車因其關鍵動力系統與傳統之內燃機引擎車輛有明顯特性差異,因而有部分測試項目與傳統車輛不同,隨著電動車輛技術的發展,特別在關鍵性的電池與充電器部分,國際上尚有許多相關的規範標準仍在積極修訂或增訂中,而我國相關主管機關亦規劃未來將陸續完成電動車法規、國家標準及檢測能量之建置,以協助國內電動車產業能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