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UN R159大型車車輛起步警示系統法規介紹

2025 / 08 / 19

試車場與整車安全處   石博文 


在交通安全及事故防制議題中,大型車的行車安全一直是備受關注的重點,由於車身龐大且駕駛座位置較高,導致車輛前方盲區範圍較廣(如圖 1所示),駕駛難以察覺周遭用路人,增加了事故風險。過去雖然透過增加車前視鏡等方式來減少盲區,確實提升了行車安全,但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以更有效預防事故發生。         


根據警政署之警政統計,全台共有超過20萬輛大客車與大貨車,每年涉及超過1萬件造成死傷的事故,換算下來,平均每天約27人因大型車事故受傷或喪生,相當於每小時就有1人受到影響。其中,視野死角是導致事故的主要肇因,長期以來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與批評。


為改善大型車事故問題,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UNECE)亦積極推動相關法規,故於2021年6月針對大客車與大貨車發布UN R159車輛起步警示系統(Moving Off Information System, MOIS)法規,車輛起步警示系統主要針對大型車輛在路口準備停車或停車後欲起步時運作,當系統偵測到車輛前方盲區範圍有行人或自行車騎士時,應向駕駛提供明顯的光學訊號;若存在碰撞風險,系統則應進一步提供碰撞警告訊號。例如光學訊號、聲音訊號或觸覺訊號中選擇至少兩種模式以組合的方式,提醒駕駛立即煞車,以避免因盲區視野受限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造成事故與傷亡。


UN R159法規是以弱勢道路使用者為目標物,包含兒童行人、成人行人及自行車騎士(如圖 2所示),訂定車輛起步警示系統之驗證方式及要求。其檢測之情境分為動態與靜態兩種交通情境,分別敘述如下:

圖 1、大型車前方盲區情境示意

                                                                                                                                   圖2、弱勢道路使用者


一、動態測試

動態測試主要針對車輛前方縱向移動自行車騎士,呈現車輛接近路口準備停車及停車後起步的狀況,測試內容包括:①偵測車輛前方靜止起步的自行車騎士情境、②車輛與前方自行車騎士同時從靜止起步並保持均速前進情境。測試條件為車輛以車速10 km/h緩慢向前行駛,偵測前方速度10 km/h之自行車騎士,當車輛前方綠色範圍偵測有目標物時(如圖 3所示),車輛起步警示系統應提供警示訊號。 

                                                                                                                            圖3、盲區偵測範圍之縱向移動情境

二、靜態測試
靜態測試主要偵測車輛前方橫向移動之弱勢道路使用者,呈現車輛於路口停等交通燈號的狀況。測試條件主要以車輛處於靜止狀態,偵測前方移動速度3~5 km/h之兒童行人、成人行人及自行車騎士,當車輛前方黃色範圍偵測有目標物時(如圖 4所示),車輛起步警示系統應提供警示訊號。

                                                                                                                        圖4、盲區偵測範圍之橫向移動情境


隨著車輛產業邁向智慧化發展,相關技術標準與法規也日趨完善。交通部參考UN R159之車輛起步警示系統規範,研擬國內車輛安全基準草案,並將大型車輛起步警示系統列為未來法規推動方向。為配合法規制定與實施進程,車輛中心將持續強化檢測技術能量,提供產品開發驗證與技術支持,以助業界提升產品安全性能與市場競爭力,共同推動更安全的智慧交通環境。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