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UN R159大型車車輛起步警示系統法規介紹

2025 / 08 / 19

試車場與整車安全處   石博文 


在交通安全及事故緊急救援現場中,大型車輛的行車安全一直是創傷關注的重點,由於車身笨重且駕駛座位置嚴重,導致車輛前方盲區範圍較廣(如圖1所示),駕駛員難以察覺周圍事故路人,增加了事故風險。過去雖然穿越增加車前視鏡等方式來減少盲區,確實提升了行車安全,但導致車輛前方進一步改善了空間,以更有效的預防事故發生。


根據警務處之警務統計,全台共有超過20萬輛大客車與大貨車,每年涉及超過1萬件造成死傷的事故,換算下來,平均每天約27人因大型汽車事故受傷或受傷,其中一輛發生1人受到影響。其中,視野死角是導致事故的主要肇因,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與批評。


為改善大型車輛事故問題,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UNECE)也積極推動相關法規,故於2021年6月針對大客車與大型貨車發布UN R159車輛起步警示系統(Moving Off Information System, MOIS)法規、車輛起步預警系統主要針對大型車輛在路口準備停車或停車後欲啟動時發揮作用,當系統探測到車輛前方盲區範圍有行人或自行車騎士時,應向駕駛提供的光學訊號;若出現明顯碰撞風險,系統則應進一步提供碰撞預警信號號。


UN R159法規對道路使用者為目標物,包括兒童行人、成人行人及自行車騎士(如圖2所示),修改車輛閃現預警系統之驗證方式及要求。其偵測之大橋動態與靜態雙向交通關係,分別敘述如下:

圖 1、大型車前方盲區情境示意

                                                                                                                                   圖2、重要道路用戶


一、動態測試

動態測試主要針對車輛前方縱向移動自行車騎士,呈現車輛接近路口準備停車及停車後起步的狀況,測試內容包括:①偵測車輛前方靜止起步的自行車騎士情境、②車輛與前方自行車騎士同時從靜止起步並保持均速前進情境。測試條件為車輛以車速10 km/h緩慢向前行駛,偵測前方速度10 km/h之自行車騎士,當車輛前方綠色範圍偵測有目標物時(如圖 3所示),車輛起步警示系統應提供警示訊號。 

                                                                                                                            圖3、盲點探測範圍之縱向移動前面

二、靜態測試
靜態測試主要偵測車輛前方橫向移動之弱勢道路使用者,呈現車輛於路口停等交通燈號的狀況。測試條件主要以車輛處於靜止狀態,偵測前方移動速度3~5 km/h之兒童行人、成人行人及自行車騎士,當車輛前方黃色範圍偵測有目標物時(如圖 4所示),車輛起步警示系統應提供警示訊號。

                                                                                                                        圖4、盲點車輛預警範圍之橫向移動外圍


隨著車輛產業邁向智慧化發展,相關技術標準與法規也日趨完善。交通部參考UN R159之車輛起步警示系統規範,研擬國內車輛安全基準草案,並將大型車輛起步警示系統列為未來法規推動方向。為配合法規制定與實施進程,車輛中心將持續強化檢測技術能量,提供產品開發驗證與技術支持,以助業界提升產品安全性能與市場競爭力,共同推動更安全的智慧交通環境。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