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25上半年全球車市概況
產業發展處 莊文嘉
依據MarkLines資料顯示,2025上半年全球車市合計銷售4,543萬輛,成長2.9%,惟受到美國實施關稅政策影響,車市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各國明顯產生漲跌互現的分化現象。以下將概述2025上半年全球主要國家車市動態及美國關稅政策概況。

圖1、車市銷量及成長率變化
資料來源:MarkLines(截至2025/8/8統計),車輛中心整理
2025上半年前三大車市維持成長 歐洲車市呈萎縮或持平
2025上半年,中國大陸市場銷量合計1,279萬輛,排名第一,成長10.5%,其車市多半由國產車主導,進口車數量相對稀少(2025上半年進口車銷量占比僅1.7%),故相較於其他國家,中國大陸車市對於貿易壁壘或關稅變動的敏感度明顯遲緩,此外,受惠「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政策延續,帶動整體車市持續成長,依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內銷國產車高達1,257萬輛,大幅成長11.7%,比亞迪、吉利、奇瑞及上海汽車等中國大陸自主品牌車廠表現相對亮眼。
美國市場銷量合計835萬輛,排名第二,成長3.1%,受到川普總統宣布自2025年10月起,取消電動車購車補助,以及汽車整車與零組件關稅政策影響,消費者預期未來購車成本將上升,產生提前購車的行為,尤以2025年3至5月,汽車整車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逾7%。印度市場銷量合計267萬輛,排名第三,成長0.6%,隨著市場飽和以及疫後報復性消費逐漸降溫,使車市鈍化,成長率相較近兩年趨緩。
歐洲主要市場則受到高通膨及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整體經濟成長速度放緩,民眾消費趨於保守,導致車市多呈萎縮或持平狀態,僅少數低基期國家,因受電動車補助政策退場所致的提前購車潮刺激而成長,例如西班牙電動車獎勵計畫「Programme of Incentives linked to Electric Mobility(MOVES III)」預計2025年底結束,間接推升當地車市成長。
圖2、2025上半年全球主要汽車市場銷量概況
資料來源:MarkLines、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車輛中心整理
美國關稅政策牽動全球化分工體系 Global data下修2025年度銷量展望
自2025年3月26日美國川普總統正式簽屬行政命令以來,全球汽車產業旋即壟罩在一股詭譎的氛圍之下,根據Cox Automotive報告指出,針對汽車整車(自4月4日起)及零組件(自5月4日起)基於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所加徵的25%關稅,將讓美國汽車平均售價提高5,300美元,預估市場將受到龐大衝擊,並對整體車輛產業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隨著美國關稅政策的推動,過往車廠所建立的全球化分工體系重新受到檢視,並持續滾動式調整,以確保供應鏈韌性及競爭力,例如Volvo表示預計2026年底,將於南卡羅來納州的工廠導入生產XC60;Hyundai表示將於2025~2028年間投入210億美元深化美國發展,包含在美產能提升至120萬輛,以及在路易斯安那州興建鋼鐵廠,供應電動車相關鋼材等策略。
儘管2025上半年全球車市仍維持一定強度,但面對持續發酵的關稅貿易變局,讓後市充滿更多不確定性因素,專業研究機構Global Data報告指出,受到美國關稅影響,全球消費需求轉弱,預估2025年度車市銷量將受到限縮,成長率也從年初的3%下調為1.3%。
圖3、全球前十大車市2025年銷量及成長率預估(小客車及六噸以下輕型商用車)
資料來源:Global Data,車輛中心整理
結論
2025上半年由於美國實施關稅政策影響,市場出現提前拉貨的現象,尤以美國最為顯著;中國大陸則是在當地國產品牌車廠積極主導下,有效帶動內需市場成長;而歐洲國家因關稅政策議題加劇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車市偏向保守發展。
展望2025下半年,隨著美國關稅政策逐步發酵下,將推升車廠成本壓力,加速全球汽車產業鏈朝向區域化及分散化發展,部分車廠亦已宣布將調整供應鏈以因應關稅問題,國際研調機構也紛紛下修車市成長預測,後續如何突破貿易壁壘困境,提升供應鏈韌性,將會是各家車廠研擬策略的重點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