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國際認可節能輪胎能效試驗室,助產業迎戰新法規

2025 / 07 / 21

環能與車電工程處 江岳翰工程師 


輪胎作為車輛與地面接觸的唯一介面,其性能表現直接影響整車的節能、環保與安全性。車輛的各項動態性能均需透過輪胎傳遞至路面並獲得反饋,因此,提升輪胎性能對於整體行車效率與安全至關重要。在輪胎性能指標中,「滾動阻力」、「濕地抓地力」及「慣性滑行噪音」為最具代表性的三大關鍵指標,且彼此相互影響,如何在三項指標中取得最佳平衡,甚至同時優化,始終是各輪胎製造廠的重點研發目標。


滾動阻力指的是輪胎滾動時與車輛行駛方向相反的力量,其對車輛的能耗影響顯著,約占整體能耗的15%至30%。此外,當車速超過每小時60公里時,輪胎與路面之間的滑行噪音成為主要噪音來源,甚至超越風切聲與動力及傳動系統產生的噪音。而在濕地路面行駛時,交通事故發生率更是乾燥路面的兩倍,因此濕地抓地力對於駕駛安全尤為重要。


自2012年起,歐盟加嚴對輪胎性能的管理要求,將原本的自願性輪胎分級標籤制度升級為強制性規範,包含滾動阻力、滑行噪音及濕地抓地力等項目。政策推動目的是讓更多兼具低滾阻、低噪音與高濕地抓地力的輪胎進入市場成為主流產品。該規範的推行,促使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沙烏地阿拉伯、中國大陸及泰國等,相繼導入並調和歐盟標準,以提升輪胎能效與行車安全。國內已於2024年8月公告輪胎的「滾動阻力」、「濕地抓地力」、「慣性滑行噪音」等能效檢驗標準及管理辦法,預計在2026年7月正式實施,屆時,所有小客車(C1類)與小貨車(C2類)用輪胎必須強制標示性能等級,方可在市場販售。


為滿足產業需求,車輛中心已建置完整的輪胎能效檢驗能量與技術,並成立「節能輪胎能效試驗室」(如圖1),目前已取得TAF認證、TÜV Rheinland認可及標準局指定試驗室資格,能提供在地檢測服務,協助業者縮短外銷送測時程並降低檢測成本。且透過國內自主的檢測能力,協助產業技術升級,強化國內輪胎產品國際競爭力,助力產業發展。


隨著全球對節能與環保的要求日益提升,輪胎能效檢測體系的完善將有助於推動國內輪胎產業與國際標準接軌,確保市場競爭優勢。產品性能強制分級標示,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不僅保障消費者權益,並可增進行車安全,進一步營造友善的生活環境。

                   

圖1、節能輪胎能效試驗室試驗項目


如需進一步了解或有相關驗證需求,歡迎與車輛中心振動噪音課 趙沿瑞先生接洽(電話:04-7811222分機2414;e-mail:leochao@artc.org.tw)。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