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氫能革命進行式:2024全球氫燃料電池車市場概況與趨勢分析
產業發展處 莊閔任
氫燃料電池車市場發展:逆風中前進,挑戰與機遇並存
根據Gartner及SNE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電動車保有量已達6,400萬輛,其中純電動車(BEV)占比高達71.64%,顯示純電動車已成為電動車市場之主流。相較之下,氫燃料電池車(FCEV)之市場佔有率僅為0.16%,顯示其市場滲透率仍處於初期階段。
全球氫燃料電池車截至2024年度銷售量為12,866輛,累計總銷售量達100,374輛。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氫燃料電池車銷量自2017年起雖呈現快速成長趨勢,並於2022年達到頂峰,但自2023年起市場呈現衰退跡象,當年銷量較前一年下降30.2%,2024年則持續下滑21.6%。此一衰退現象可歸因於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首先,市場上可供消費者選擇的氫燃料電池車型相對有限。其次,燃料供應的短缺問題亦對消費者信心造成負面影響。此外,純電動車成本售價的大幅降低,使其於市場上的競爭力顯著提升。綜上所述,顯示氫燃料電池車市場發展持續面臨挑戰。

圖1、全球氫燃料電池車銷售量統計(~2024/12)
資料來源:SNE Research、車輛中心整理
2024年全球氫燃料電池車銷售市場中,現代汽車之NEXO及ELEC CITY車型共計銷售3,836輛,雖較去年同期下降23.5%,但仍居單一品牌全球銷售榜首。該品牌已於2024年10月展示次世代氫燃料電池概念車Initium,並計畫於2025年推出量產車型以及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系列,以期重振於氫燃料電池車市場的領導地位。
豐田汽車之Mirai II及Crown FCV車型於2024年銷量為1,917輛,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0.1%。綜觀該品牌全球銷售狀況,僅日本本土市場銷量具微幅提升。
相較之下,中國商用車廠受惠於政策支持,氫燃料電池車銷售表現穩定,達5,976輛,主要集中於商用車領域。

圖2、全球氫燃料電池車主要品牌銷售情形(2024)
資料來源:SNE Research、車輛中心整理
以區域市場方面,中國大陸以氫能商用車為發展核心,持續保持成長動能,並於全球電動車及燃料電池車之區域佔比中位居首位。
韓國市場受現代汽車NEXO車型銷售低迷之影響,較去年同期下降23.5%,市場佔有率降至29.8%,區域佔比退居全球第二。
日本市場受惠於豐田汽車新上市Crown FCV車型帶動市場成長,2024年銷售量達565輛,為全球唯一呈現正成長國家,成長率達61.8%。
歐洲市場主要以豐田汽車Mirai II車型銷售為主,2024年銷量為716輛,較去年同期下降4.8%。
美國市場銷售主力為豐田汽車Mirai II車型,於2024年銷量呈現大幅下滑,年減80.4%。

圖3、全球氫燃料電池車主要區域銷售情形(2024)
資料來源:SNE Research、車輛中心整理
全球加氫基礎設施:亞洲領跑、歐洲穩步、北美調整布局
截至2024年底,根據H2stations的統計數據,全球共有45個國家擁有正在運行或興建中的加氫基礎設施(下稱加氫站),累計營運中的加氫站總數達1,160座。該年度新增約125座加氫站,其中歐洲新增42座、中國新增30座、南韓新增25座、日本新增8座,北美則新增13座。此外,紐西蘭、保加利亞及斯洛伐克亦在該年度新設加氫站,顯示氫能基礎設施的全球擴展趨勢。

圖4、全球加氫基礎設施設置情形(~2024/12)
資料來源:H2 Stations、車輛中心整理
在區域分布方面,歐洲地區共計294座加氫站,其中德國擁有113座,為該地區數量最多的國家;法國則擁有65座,荷蘭25座,瑞士19座,顯示歐洲主要國家持續投入氫能發展。
亞洲地區則累計748座加氫站,佔全球總數的最大比例。其中,中國大陸約設有384座,南韓擁有198座,日本則有161座。值得注意的是,南韓已連續三年保持全球第二高的加氫站成長率,而中國大陸則持續位居首位。
北美地區則擁有89座加氫站,儘管2024年新增9座,但同期亦有12座停止營運,使北美地區的淨增長趨於平緩。此外,加拿大於2024年新增4座加氫站,促使該國總數達到12座。
政策領航,產業並行:台灣氫能載具發展的雙引擎策略
為響應全球淨零排放趨勢,我國各政府部會及國營事業積極推動氫能產業發展。2022年3月,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將氫能列為「十二項關鍵戰略」之一,並著手制定《氫能管理專法》。經濟部於2023年將氫燃料納入能源管理法,並制定加氫站設置管理規範。交通部於2024年公告「氫燃料電池大客車試辦運行計畫」,透過計畫引導業者與地方政府合作,以期開啟國內氫能載具市場。

圖5、交通部氫燃料電池大客車試辦運行計畫說明
資料來源:交通部、車輛中心整理
該計畫引領國內業者積極投入氫能車輛之引進與開發。例如,多家國內企業正積極投入氫燃料電池大客車之研發,和泰汽車亦專案引進氫燃料電池乘用車TOYOTA Mirai與氫燃料電池大客車CAETANO H2 City Gold,並規劃展開試運行計畫。同時,為迎接氫能車輛之到來,基礎設施之建置亦逐步展開,中國石油公司預計於2025年第二季完成臺灣首座加氫站設置,並結合試辦計畫啟動營運。
據悉,我國首輛氫燃料電池大客車預計於2025年第二季完成車輛審驗,並有望於同年投入交通部試辦運行計畫。此外,國內業者投入研發之氫燃料電池大客車,預計於本(2025)年度進入車輛測試驗證階段。
綜上,臺灣在氫能車輛發展已邁出重要步伐,透過政府政策引導與業者積極投入,氫能車輛引進與研發均具顯著進展。隨著加氫站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以及相關法規持續制定與推動,臺灣氫能車輛市場發展可期。
未來,臺灣可持續加強國際合作,引進先進技術並汲取國際示範計劃運營經驗,並鼓勵產學研合作,加速氫能車輛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以期在國際氫能產業鏈中佔有一席之地,並實現永續發展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