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智慧車聯網資安國際規範及應對措施

2024 / 11 / 15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李佩蓉

隨著智慧車聯網技術的普及,資安需求成為汽車產業的關鍵議題。若系統遭遇駭客攻擊,可能影響汽車控制系統,對駕駛和乘客安構成威脅。為此,各國政府和企業加強相關政策與解決方案,確保車聯網的安全。本篇介紹智慧車聯網的國際規範及應對措施。   


智慧車聯網的資安挑戰及聯合國法規 

智慧車聯網核心在數據傳輸的即時性與安全性,相較傳統汽車更容易受到網路攻擊,聯合國在2020年制定車輛網絡安全和軟體更新的兩項法規UN R155、R156(如表1),UN R155規定製造商建立網路安全管理系統,涵蓋從設計、製造到供應鏈需防範安全威脅;R156規範OTA軟體更新管理系統,防止駭客利用漏洞進行惡意更新。 上述法規2021年1月份生效,規定從2024年7月起,所有車型須通過標準,才能在歐盟、日本、南韓等會員國銷售,如Porsche原計畫2024年在歐洲推出Macan的燃油版與純電版,但因燃油版不符規定,於歐洲停售。

                                            

表1.UNECE R155、R156規範內容

資料來源:新聞媒體,車輛中心整理    


國際汽車產業推動SBOM確保符合UN R155標準 

因應智慧車輛資安需求,國際汽車產業推動軟體物料清單(SBOM),確保供應鏈中的軟體符合UN R155。日本汽車業團體於2024年7月發布初版SBOM,以降低供應鏈中軟體命名和規範不一帶來的風險,計畫在2025年3月推出正式版,目前Toyota、Denso、Hitachi等逾百家日企加入Japan Automotive ISAC行列,同時與美國Auto-ISAC及歐洲車廠(如Mercedes-Benz)合作。此外,歐盟於2024年10月通過網路韌性法案(Cyber Resilience Act,CRA),要求2027年前軟體供應商須提供SBOM,涵蓋車載軟體、車聯網技術,若未符規定,將面臨至少1,500萬歐元的罰款。


各國高度重視車輛資安政策把關供應鏈來源 

除資訊安全標準外,各國推出資安政策,在供應鏈上對涉及敏感數據和技術的外國供應商採更嚴格的管制。美國商務部於2024年提出政策,計劃在2027年禁用來自中國大陸車聯網軟體零組件,到2030年則禁用硬體零組件,主要車廠如福特與通用調整供應鏈,逐步淘汰中國製零組件。​   


歐盟對車聯網資安的關注,針對中國大陸的車輛軟體安全風險進行調查,2024年9月歐盟宣布計劃在未來幾周推出「資訊與通訊技術供應鏈工具箱」以管理風險;韓國政府反映對美國政策的憂慮,希望美方設立寬限期減少對韓國車企的衝擊;中國大陸對此持反對態度。   


台灣持續推動導入UN R155、UN R156政策及驗證能量 

因應聯合國UN R155、UN R156規定,我國交通部計畫從2028年起分階段實施;2024年10月車輛中心與德國TÜV SÜD簽署合作備忘錄,設立台灣首座符合UN R155、R156標準的驗證機構,協助業者獲取資安防護、軟體更新等領域的測試技術認證,拓展國際市場。

圖1.  車輛中心與德國TÜV SÜD簽署合作備忘錄

資料來源:車輛中心   


台灣以ICT能量持續拓展車用資安 

台灣廠商積極投入車聯網資安,2021年MIH電動車開放平台EVKit推動「設計安全」概念,建議在零組件設計階段進行威脅分析和風險評估(TARA),並透過Zero Trust加強用戶身份驗證;今年VicOne將SBOM整合到XZETA平台,應用漏洞衝擊評分技術(VVIR)自動偵測異常並即時排除,並獲ISO/SAE 21434認證,此外,VicOne與公信電子、微軟、緯創等策略夥伴合作,確保台灣供應鏈符合國際車廠資安要求;台達電、聯發科等ICT廠商成立科絡達發展加密技術,僅當公鑰和私鑰配對時允許更新,確保資料傳輸安全,並計劃拓展日本市場,推動當地電動化與數位轉型。


台灣企業致力發展符合國際車輛網路安全及軟體更新管理標準的資安技術,以此為核心推動供應鏈升級與優化,未來持續與國際夥伴合作,提升國際資安藍海的競爭力。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