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安全之光:盲點偵測警示燈的亮度與顏色檢測
車輛中心 環能與車電工程處 李錦燦
在新世代車輛中,盲點偵測警示系統(Blind Spot Monitoring,BSM)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主要功能在偵測車輛側邊及後方盲點區域,即時提供警示,有效降低了側面碰撞事故的風險。
盲點警示燈作為盲點偵測警示系統的一部分,通常結合於車輛外側後視鏡的鏡片上。這樣的設計不僅不影響車輛的外觀美感,同時在必要時能夠有效地提醒駕駛者注意盲點區域路況。當其他車輛進入盲點區域時,警示燈會亮起或閃爍,提醒駕駛者注意,使其更快速地調整車輛方向或速度,從而避免潛在的危險,如圖1所示。
圖1、盲點偵測警示系統
資料來源:TOYOTA
然而,盲點警示燈的亮度、顏色和均勻性對駕駛者的行車安全至關重要。過亮或過暗的警示燈都可能對駕駛者的視線產生干擾,影響其對盲點區域路況的感知和反應能力。因此,亮度應該足夠引起駕駛者的注意,同時不會對駕駛造成不適,顏色則應選擇易於辨識的色彩,如紅色或橘色,以確保在不同環境條件下都能提供清晰可見的警示。
總的來說,盲點警示燈作為盲點系統的重要組件,在提高行車安全性和降低交通事故風險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車輛中心(ARTC)擁有盲點偵測警示燈的檢測能量,測試架構如圖2,包括輝度(亮度)、顏色和均勻性等測試及分析,如圖3所示,可協助業者開發滿足駕駛者實際需求和安全要求的盲點偵測警示系統。
圖2、盲點偵測警示燈測試架構
圖3、輝度(Lv)、顏色(Cx,Cy)及均勻性
若需進一步了解檢測內容細節,歡迎聯絡車輛中心燈光實驗室主管 吳欣儒先生(電話:04-7811222、分機3114、e-mail:raywoo@art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