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24年CES AI上車生熱潮,智慧座艙與自駕成為兵家必爭主戰場

2024 / 02 / 15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林雅潔

全球年度科技盛事消費性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於今(2024)年元月美國拉斯維加斯登場,今年展會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應用最為吸睛(如圖1),車用業者如火如荼導入並展出各式AI車用解決方案,如打造具「情境感知」AI車載助理,結合各式智慧面板兼顧娛樂需求與車內空間使用效率;抑或是AI協助增生自駕模擬訓練資料,提高自駕系統面對未知路況的應變能力等,以下將概述2024年CES代表性AI車電產品。


圖1、生成式AI應用於智慧車輛重點項目

資料來源:DIGITIMES,車輛中心整理

Mercedes-Benz新生成式AI車載助理可依「情境」主動推薦個人化設定

Mercedes-Benz將生成式AI導入MBUX資訊娛樂系統(如圖2),展出新興語音助理功能,有別一般車載助理,新AI語音助理除了可依使用者偏好調整語音風格,更可針對用戶「個人行為學習」與依照「情境」預測並主動推薦個人化設定如在早晨播報新聞與會議提醒、在工作日結束後改提供柔和氛圍燈與音樂,提供駕駛放鬆情境,更藉由與 Amazon 旗下有聲書服務Audible、音樂串流Amazon Music及復古遊戲服務商Antstream Arcade等多方合作,升級車用娛樂。


圖2、Mercedes-Benz展示導入生成式AI助理的新MBUX資訊娛樂系統

資料來源:Mercedes-Benz

BMW與Innoviz合作故障安全系統,監控L3自駕和L2手動駕駛間過渡階段

以色列感測軟體開發商Innoviz展出獲得CES 2024最佳創新獎的InnovizCore模組(如圖3),該模組整合AI深度學習並搭載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a Chip, SoC),用於執行電腦視覺演算法,該演算法整合Innoviz感知軟體和全新的基於LiDAR 的自動化執行最小化風險操作(Minimal Risk Maneuver, MRM)軟體,該MRM軟體與其客戶BMW共同合作開發,推估L3自駕轉L2手動駕駛時,若駕駛無意識接手或系統失效,MRM軟體的AI系統可將每秒數百萬像素的雲端數據轉化為即時駕駛決策,作為備援機制。


圖3、BMW與Innoviz合作開發MRM軟體提供L3自駕備援機制

資料來源:Innoviz

座艙智慧顯示:蔡司玻璃整合隱藏攝影機,LG Display後座面板可隱藏

德國光學大廠蔡司(Zeiss)宣布預計將高階「Holocam」技術導入車窗和擋風玻璃(如圖4),該技術運用全像攝影原理,讓攝影機可透明且隱形地整合在玻璃中,優化車內空間且讓智慧座艙操作更加直觀,如透過AI演算法支援臉部和手勢辨認啟動車輛功能,蔡司聲明該技術可結合駕駛疲勞偵測應用,有望提升駕駛監控準確性。


圖4、Zeiss全像攝影技術應用於擋風玻璃示意圖

資料來源:Zeiss

LG Display於CES 2024展示專為後座娛樂系統設計的「18吋可滑動OLED」解決方案,隱藏在天花板內的娛樂面板可向下延伸使用(如圖5),在有限空間以最大限度提高空間效率,兼顧高解析車內娛樂體驗與智慧座艙靈活空間使用。


圖5、LG Display發布隱藏在天花板內的後座娛樂面板

資料來源:LG Display

AI加速車輛智慧應用落地,臺廠搶攻邊緣運算與車載顯示市場

CES 2024刻劃AI無所不在(AI Everywhere)車用場景,智慧座艙整合多項先進車用系統軟硬體功能,車輛運算朝向AI邊緣運算發展以提供快速且精確自駕決策與低延遲應用服務,臺灣廠商透過跨域投入,積極布局自駕與智慧座艙解決方案,如凌華科技與日本自駕業者TIER IV合作於CES 2024展出商用自駕車解決方案,此次合作整合凌華AI邊緣運算技術、異質運算能量與TIER IV自駕軟體,藉以推進L4等級自駕技術布局。

我國顯示器領導製造大廠友達亦於CES表現亮眼,除了與凌華合作開發智慧座艙網域控制器,此外,「互動式透明智慧車窗」取得CES最佳創新獎,友達將防眩光且使用壽命長Micro LED整合到側車窗(如圖6),搭配觸控技術,解決環境光影響車內顯示效果問題,可支援後座乘客在側車窗進行線上視訊會議或其他娛樂功能操作,提升車輛多元互動方式,同時優化車內空間效率。


圖6、互動式透明智慧車窗

資料來源:友達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