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國際智慧座艙持續發燒,建構以使用者為中心人性化互動介面

2023 / 01 / 12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林雅潔

隨著智慧車輛發展趨勢,車用顯示器朝向數位化發展,人車互動從實體按鍵式轉向觸控式螢幕,導入車聯網、AI科技等打造智慧座艙(smart cockpit)。當前智慧座艙主要由儀表板、方向盤及中控台組成,多會增加抬頭顯示器(Head-Up Display, HUD)、車用資訊娛樂系統(In-Vehicle Infotainment system, IVI)等智慧化人機互動功能供消費大眾選購,高階車款更搭載車艙感測器支援語音、手勢控制等人車互動(圖1),以下將介紹全球智慧座艙發展概況。


圖1、智慧座艙主要配置

資料來源:MarkLines,車輛中心整理

HUD、中控台朝向人性化設計,提升駕駛主動安全

過去HUD僅投影車輛資訊至駕駛前方透明反射板,減少駕駛在行駛過程因需要低頭觀看儀表板而產生分心行為,然而HUD顯示的清晰度會受到自然光影響,且影像容易因車輛行進的晃動造成駕駛視覺疲勞等問題。新一代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Augmented Reality HUD, AR HUD)改善前述缺陷並透過虛實整合技術,直接投影至駕駛前方擋風玻璃,但因成本問題目前僅導入高階車款,如Mercedes-Benz S-Class搭載AR HUD結合眼球追蹤技術,依駕駛視線生成圖案影像,提供導航指引、時速、限速等相關行車資訊。


圖2、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

資料來源:Mercedes-Benz官網

中控台部分,多數功能被大型觸控面板取代,然而隨著車載服務增多,產生資訊超載問題,駕駛需轉移視線並花費更多時間操作觸控面板,近年廠商開發隱形科技(ShyTech)與車內感測器整合應用,可達成更直觀且人性化的人車互動。隱形科技隱藏過多、非必要的功能顯示,使用者只有在需要時藉由語音、手勢控制或觸摸特定顯示區域等方法「呼叫」功能,如BMW ix車款,中控台使用木質面板隱藏觸控感應條(圖3),改善按鈕過多的複雜介面,進一步提升駕駛安全。


圖3、旋控器與換檔系統結合隱形科技應用

資料來源:BMW官網

IVI車載娛樂服務升級,打造座艙個人化的沉浸體驗

未來智慧座艙將邁向第三生活空間,大型化IVI系統顯示面板整合影音串流打造車內沉浸娛樂體驗,並且個人化車內娛樂應用備受關注,單一車輛搭載面板數增多並擴充至後座,建構乘客與駕駛互不打擾的獨立影音系統,如2023年全球消費性電子展(CES)國際大廠高通(Qualcomm)集結合作夥伴之力推出新一代概念車,大尺寸螢幕整合 5G 車聯網、降噪技術及車內迴聲消除等功能,改善了過去個人通訊期間受車內他人音訊影響情況,讓個別乘客擁有低延遲且高品質的獨立音訊,可分別進行視訊會議及遊戲娛樂等個人化操作(圖4);此外,BMW亦已規劃以31吋的觸控螢幕整合5G車聯網,提供8K的高畫質及環繞音響,打造車內頂級戲院情境(圖5)。


圖4、Qualcomm推出的概念車支援個人化影音操作

資料來源:Qualcomm官網


圖5、BMW車內頂級戲院情境

資料來源:BMW官網

軟硬體兼併發展,臺灣智慧座艙業者接軌國際

面對國際車廠已將AR HUD導入高階車款、車載娛樂積極投入個人化應用等趨勢,臺灣廠商亦透過自身優勢加強相關產品布局,如大眾控股、怡利電子等代表廠商已投入AR HUD布局並切入國際供應鏈;Stellantis豪華車系Chrysler於2023年 CES展出新一代座艙設計,搭載富智捷(Mobile Drive)的智慧座艙解決方案,整合Amazon的軟體應用產品如Alexa語音助理等,滿足個人化服務需求(圖6)。臺灣具豐沛的ICT產業能量與系統整合能力,現已持續藉由高品質、高附加價值的座艙產品提升競爭力,並且成為國際供應鏈重要夥伴。


圖6、Chrysler發表新一代智慧座艙設計

資料來源:Chrysler官網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