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21年全球車市回溫,汽車銷量觸底反彈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許嘉文
2021年全球車市雖仍受COVID–19疫情籠罩,全球面臨晶片短缺,汽車零組件供應鏈中斷,導致產能有限壓縮銷量成長空間,幸有賴各國疫苗施打普及與政府經濟政策支持,2021年全球車市雖未回到疫前水平,仍繳出全年銷售7,942萬輛成績,微幅成長3.1%(圖1)。本文針對2021年全球主要汽車市場與車廠進行簡要介紹。
圖1、全球車市銷量變化
資料來源:MarkLines,車輛中心整理
全球經濟復甦,汽車市場銷量回穩
由於2020年基期低的背景下,多數國家汽車銷量微幅成長(圖2),第一大汽車市場中國大陸2021年銷量2,627萬輛成長3.8%,終止銷量連續三年下滑,出現小幅度恢復性成長,電動車表現強勁年增1.55倍,帶動中國大陸車市成長。
全球第二大汽車銷售市場美國, 2021年銷量1,554萬輛成長3.7%,但仍因全球晶片缺貨,使得美國汽車供不應求,銷量成長受到阻力。值得關注的是,疫情影響重創汽車供應鏈,美國車市自1931年以來首見GM失去銷售龍頭寶座,由Toyota集團拿下,GM受晶片短缺影響,將產能優先移轉到利潤較高的車款,雖汽車銷量下降但獲利不墜。
第三大汽車市場日本,2021年銷量下降主因在於晶片短缺與汽車供應鏈中的東南亞國家疫情擴大,導致零件產能不足無法負荷生產需求,全年銷售445萬輛衰退3.3%,這已是日本車市連續三年衰退,更創十年來新低。
歐洲最大汽車市場的德國2021年銷量下跌,創1990年兩德統一後新低,全年銷量292萬輛跌幅達9.2%。歐洲為受供應鏈斷鏈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因零件短缺仍有汽車工廠停工消息傳出,如:Ford德國薩爾路易斯(Saarlouis)廠於年初宣布停工一個月; Stellantis八月時延長歐洲工廠的停工時間;Ford在德國科隆(Koln)的Fiesta生產線十月份停工。
圖2、2021年全球主要汽車市場銷售概況
資料來源:MarkLines,車輛中心整理
揮別疫情陰霾,半數車廠銷量回升
2021年全球車廠銷售排名由Toyota集團拔得頭籌,各車廠深陷車用晶片短缺泥淖中,Toyota集團因311大地震意識到晶片供應鏈時間過長,為確保零件供應穩定設有「晶片儲備計畫」,所受影響較其他車廠來得小,全年銷售953萬輛成長7.7%;Volkswagen集團居次,深受晶片短缺之苦產能受限,銷售826萬輛衰退5.8%;第三名則為Hyundai-Kia,全年總銷量650萬輛成長6.1%,積極搶佔歐洲電動車市場,在歐洲地區電動車銷量超過十萬輛。值得關注的是第四名由2021年甫宣布合併的Stellantis拿下,全年銷售635萬輛成長3.1%,由於上半年在北美地區創紀錄的獲利率與集團的成本縮減政策,獲利表現更是合併前近三倍之多,各車廠銷售狀況如圖3所示。
圖3、2021年全球車廠銷售排行
資料來源:Marklines,車輛中心整理
展望2022年汽車市場,可望由電動車帶領成長
隨著各國政府政策支持,制訂電動車補貼與碳排放限制下,全球已有超過20個國家提出禁售傳統燃油車時程,電動車逐漸成為汽車消費市場新選擇,2021年電動車銷售675萬輛,年增率達108%,高幅度成長顯見電動車正處在銷量爆發的成長期,IEK更預估2022年電動車銷量可突破一千萬輛。2022年汽車晶片供應狀況有望緩解,根據IHS market預測2022年全球汽車銷量可達8,240萬輛,2022年汽車市場期盼由電動車強勁銷售能力引領,繳出亮眼成績。